2020年湖南省娄底市花门镇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年湖南省娄底市花门镇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诗言志”,历来被我国诗人视为指导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中国古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0 年湖南省娄底市花门镇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 A.“诗言志”作为古代诗歌理论纲领,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战国时代成为较为普遍的说法。 题含解析 B.“诗言志”的含义,在先秦时期主要指思想、抱负和志向,汉代开始内涵更加丰富。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C.古代诗歌创作中“志”与“情”的关系大致有重志轻情、志情相融、重情轻志及志含情中。 D.汉魏之后,诗歌创作从“言志”转变为“缘情”,诗家不再言儒家政教怀抱之“志”。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诗言志”,历来被我国诗人视为指导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领域的开 A.文章以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为纲,论证了“诗言志”与“诗缘情”的流变及其影响。 山纲领。作为一种文学观念,《诗经》在对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的萌芽,明确提出“诗 B.文章引经据典,考据严谨,评析结合,体现了文学评论的特点。 言志”的是《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作为一种理论概念,“诗言 C.文章第三段两次引述刘勰的话,意在强调六朝时期诗歌创作“重情”的特点。 志”最早大约是出自《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到了战国时 D.对汉代“诗言志”内涵的变化,文章既肯定了其积极意义,又指出了存在的不足。 代,“诗言志”的说法就比较普遍了,这个时期各家所说的“诗言志”含义并非完全相同,但占主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的还是指思想、抱负和志向,带有强烈的政治和伦理道德倾向。 A.诗歌中情感的抒发被抹杀,根本原因是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之别。 汉代,“诗言志”的内涵开始发生了变化,加入了情的内容。先秦的“志”到了两汉,主要指志 B.把“诗言志”与“诗缘情”有机统一起来,是汉唐诗歌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向抱负和情感相融合,情理结合。孔颖达明确提出了“情志一也”:“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 C.唐代诗歌创作重回“情志统一”,是韩愈、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共同努力结果。 一也。”汉代将情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看待,其意义在于,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的 D.由于背离了“诗言志”这一创作理论而偏重说理,宋代诗歌成为了圣贤之道的附庸。 分别,道学家往往割裂二者,导致对各种情感抒发的抹杀。而汉人的情志统一,一来是合理的,并且 参考答案: 出现了诗歌创作上汉魏风骨的伟大成就,成为后世的典范;二来对后来“缘情”说的兴起起到了示范 作用,因此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大理论意义。 1.D2.C3.B 汉魏之后,特别是六朝时期,诗歌创作则朝向重情的方向发展。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 【1题详解】 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指出:“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这些观念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 的提出,反映了诗歌创作从“言志”到“缘情”的变化。“言志”的“志”在汉代虽然也包含着“吟 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 咏情性”的因素,但是,这种“情”只能是符合“礼义”之情,这种“志”也在儒家政教怀抱的范 确的一项”。 围。而六朝的“缘情”说目的在于突破儒家“礼义”的束缚,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再囿于儒家 D项,“汉魏之后,诗歌创作从‘言志’转变为‘缘情’,诗家不再言儒家政教怀抱之‘志’”错 政教怀抱的“志”,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愿望与要求,而且“情”甚至反过来包含了“志”。刘勰提 误,选项曲解文意,原文第三段首句“汉魏之后……诗歌创作朝向重情的方向发展”“……反映了诗 出了“为情造文”之说:“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从 歌创作从‘言志’到‘缘情’的变化”,表达的是创作的侧重点变化,不是截然变化;其后说六朝 中,我们可以看出,“为情造文”的“情”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情感,而是包含了先秦的“志”。 “不再囿于儒家政教怀抱的‘志’”,“不囿于”不意味着“不再言”。 作为对佛道思想的批判和对儒学思想复兴的努力,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出“文以载道”的文学观 故选D。 念,反对仅仅将诗歌看作表达个人情感的工具,而是要尽力回溯到儒家“诗言志”的开端。唐代诗歌 【2题详解】 创作重新回到了“情志一也”,这一点从李白、杜甫和白居易那里都可以明显感受到。对前代“情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志”的综合,正是唐代文学得以正常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也迎来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黄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金时代。到了宋代,随着宋明理学兴起,宋代诗歌表现出说理的特征,成为圣贤之道的附庸,慢慢脱 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 离了传统的志与情,中国诗歌的高峰和黄金时代也就此过去了。 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摘编自肖朗《“诗言志”与“诗缘情”的流变》) C项,说两次引述刘勰的话“意在强调六朝吋期诗歌创作‘重情’的特点”错,原文是“刘勰提出了

腾讯文库2020年湖南省娄底市花门镇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