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市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濮阳市市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和合”理念具有重要价值陈秉公①在历史上,汉宇“和”与“合”

(摘自2018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河南省濮阳市市区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 2020-202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末试题含解析 A. 构成世界的诸要素在矛盾与融合中产生新要素、新事物、新生命,推动客观世界不断发展变化,这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体现了“和合”的根本性作用在乐。 B.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蕴含了一种看待世界的视角,视天下为一体,中国人很早就有了不同国家之间应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当和睦共处、相互合作的意识。 “和合”理念具有重要价值 C. 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多差别,社会中也有各种差异,只要我们承认和尊重这些差异,就能凝聚最大共 陈秉公 识,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 ①在历史上,汉宇“和”与“合”有相近涵义。唐代学者孔颖达在解释《礼记·郊特牲》时说: D. 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一直在影响着中国人的宇宙 “和,犹合也。”“和合”理念强调世界是人与万物的一体性存在,构成世界的诸多要素存在既相互矛 观、国际观、社会观、道德观。 盾又相互融合的关系,它们在矛盾与融合中共同发展演变,然后产生新要素、新事物、新生命,客观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界因而不断发展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合”是变化之源、运动之力、发展之本、生长之根。 A. 文章引用了大量的文化典籍和先贤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和论证的说服力。 ②“和合”理念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发 B. 文章第⑤自然段运用了对比论证,说明“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殊重要地位。 朝于先秦。《周易》提出“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内在统一思想。《左传》说:“夫礼,天之经也,地 C. 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和合”理念的丰富内涵,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意思是说,礼是天道与人道相统一的白然法则,必须按礼 D. 文章整体采取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最后指出“和合”理念在当今时代的重要价值。 行事。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直言天人一体。天人合一宇宙观强调整个世界有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关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之间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 A. 不少文化典籍中都涉及“和合”理念,“和合”理念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以及 ③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含着一种相互联系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视角,这让中国人很早就产生 人身与人心之间的关系上。 了“天下”的观念,视天下为一体《尚书·尧典》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形成 B. “和合”理念认为世界是人与万物的一体性存在,但是因为社会领域内部存在诸多差异,故导致 了协和处理不同国家关系的观念,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应和睦共处、相互合作。在“天下”观的滋养下, “和合”理念无法真正实施。 中国人生发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追求和责任担当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中可 C. 在“天下”观的滋养下,中国人生发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追求和责任担当,中国人追求天下大同 以看出中国人追求天下大同,有一种要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担当。 又形成了天人合一宇宙观。 ④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是“和合”理念在社会领域的展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 D. “和合”理念已经为我们处理各种难题提供了宝贵智慧,甚至可以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 和。”他提倡和而不同的人格、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人与人之间有性别、年龄、能力、性格等方面 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的分别,社会中也有因民族、宗教、地域、阶层、文化、职业等形成的差异,只有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的 参考答案: 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共识,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序。 1. C2. B3. B ⑤在调适具体的人与人关系上,“和合”理念表现为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其核心是“仁”“仁”在 【1题详解】 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殊重要地位,孔子将“仁”解释为普遍道德原则,汉代儒学将“仁”解释为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 “天心”,宋明儒学以“仁”为核心构筑价值体系。千百年来,与人为善、人际和睦、立己达人、推己 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 及人等道德准则已经深深烙印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之中。 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 ⑥从宇宙观、国际观到社会观、道德观中华民族对“和合”理念的认知和践行一以贯之。当今时 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C项,“只要我们承认和尊重这些差 代,“和合”理念为我们处理各种难题提供了宝贵智慧。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把握当代中国与 异,就能凝聚最大共识,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分析有误。第四节中“只有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基 当今世界的发展实际,我们就可以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腾讯文库河南省濮阳市市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