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心得体会范文
202X年书法创作心得体会范文 人们熟知苏东坡的一句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其实,东坡还说过:“有道而无艺,那么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胸中之竹,毕竟不等于手中之竹。王国维所说的大家之作“
202X年书法创作心得体会范文 人们熟知苏东坡的一句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其 实,东坡还说过:“有道而无艺,那么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 胸中之竹,毕竟不等于手中之竹。王国维所说的大家之作“其辞脱 口而出”,白石老人作画的所谓“一挥”,都是学化于才、熟而能 巧的结果。齐白石早年临摹金农的画作,惟妙惟肖;为了画好昆虫、 鱼虾,他长时间地观察写生。老人的画,那几片叶茎,看似粗暴随 意,却搭配得那么精巧,你要移动一点点都不行。这些,充分说明 “大家之能得心应手,正先由于得手应心”。傅山说“宁真率、毋 安排”,不是说不要谋篇布局、意在笔先,其意应是“极有布置而 了无布置痕迹”,徐青藤的这句话透露了天机,正像韩退之诗中所 描绘的那样:“草色遥看近却无”。 东坡论书“无意于佳,乃佳耳”。书画的人,没有不想自己的 笔下呈现佳作的。长期艰苦地学习训练正是“有意于佳”的真实写 照。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于具备一定水平的书画家来说,只有 在放下思想包袱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意笔交融,心手两忘,从而造 就真正的佳作。“有意于佳”只是根底,“无意于佳”才是境界。 一个为获得更大市场份额而改变初衷讨好买主的作者,他丧失了艺 术家最为珍贵的东西,又怎能产生真正的佳作?刘熙载早已指出, “书非使人爱之为难,而不求人爱之为难。盖有欲无欲,书之所以 别人天也。” 此外,一件作品的成功往往不在作者的有意处,而在其无意 处。戴熙说:“有意于画,笔墨每去寻画。无意于画,画自来寻笔 墨。有意盖不如无意之妙耳。”陈曼生也说:“凡诗文书画,不必 十分到家,乃见天趣。”有时,有意着力的地方,偏偏导致了天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