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金州2024 2025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2024-2025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2024-2025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了唐传奇,创作才真正进入自觉与成熟阶段。宋人赵彦卫在《云 麓漫钞》中说:“唐之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 又投,谓之‘温卷’,如《幽怪录》《传奇》等皆是也。盖此等文备众体,可见史才、诗 笔、争论。”不仅道出了唐传奇的创作背景,更是精准地概括了它的文体特征与艺术特色。 特别是诗意笔法的运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化风格,使作品洋溢着诗的审美意蕴。 人物形象塑造的“诗笔”运用 虚实相生是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段,这种“诗笔”移植到唐传奇的写作中,创 建了众多特性显明、活灵敏现的人物形象。 唐传奇塑造人物,通常是截取其重要生活片断,而把另外一些内容省略,留下大量空 白让读者想象。如沈既济《任氏传》描写任氏,仅有“容色姝丽”四字正面叙写,但其美 貌却如在目前,缘由就在于作者全从侧面烘托,从虚处着笔,先写郑六一见钟情、不能自 已;又写韦盎派遣家僮隐私察看之后两人的一段对话,先问之“容若何”,家僮答之“惊 异也!天下未尝见之矣”,简洁的一问一答,让任氏的绝美之姿跃然纸上。 这些铺叙,全从虚处落笔,由虚入实,这正是诗歌意象创建中的虚实相生之法。其他 像《莺莺传》《无双传》《虬髯客传》等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都充分利用了虚 实相生之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叙事节奏的“诗笔”推动 古代诗歌长于抒情,但不排斥叙事,它在叙事上讲究取舍剪裁,追求“言有尽而意无 穷”的策略。这样的“诗笔”体现在唐传奇的写作中,形成了中国古代小说独特的叙事节 奏与韵律。 详细说来,一是留意情境的塑造,突显人物的性格特征,演绎人物的不同命运。如李 朝威的《柳毅传》,当宫中得知龙女的遭受后“皆恸哭”,洞庭君听了特别惊惶,抓紧告知 左右的人:“疾告宫中,无使有声,恐钱塘所知。”钱塘君还没出场,其性格已犹如可见。 接着写钱塘君离去,“语未毕,而大声忽发,天坼地裂……乃擘青天而飞去”。文辞华艳, 极尽铺排,创设了一种惊心动魄的情境,有力烘托了钱塘君的威猛。 二是通过空间的交织与转换,创建出一种有别于历史叙事的节奏美。比如《霍小玉传》, 故事情节波澜起伏,高潮迭起。但其情节的组织和推动既非建立在线性时间链条上,也不 是建立在人物性格发展变更的基础上,而是借助空间的交织与转换,在平行化的不同空间 背景上,演绎人物不同的命运遭际,从而完成小说叙事的时空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