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中原名城

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中原名城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学习这一重要论断,我们漯河人的体会非常深刻。近年来,正是在科

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中原名城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学习这一重要论断,我们漯河人 的体会非常深刻。近年来,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把漯河初步建成了中 国食品名城、生态名城、活力名城,并正在向着更高的发展层次攀升。 发展特色产业,打造食品名城 漯河地处河南省中部,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根据这一实际,我们坚持围绕农业办工 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致力于建设食品名城。经过不懈努 力,我市食品加工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日益凸显:食品加工企业年加工各类食品500 万吨,肉制品产量100万吨(占全省的40%);加工生猪1400万头,加工转化 粮食400万吨(是我市年产粮食的2.6倍、占全省的11.1%)。立足这些优势,我 们着力抓好“三个集聚地”、“两大体系”和“一项工程”。 “三个集聚地”。一是境内外知名食品企业集聚地。近年来,我们相继培育出以双 汇集团、南街村集团、三剑客奶业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食品企业,其中全国食品工 业百强企业4家、河南省食品工业50强企业6家。如今,双汇集团已成为世界产 量第四、亚洲规模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二是全国名牌食品展览和交易集聚地。我 们从搭建漯河名优食品走向大市场的广阔平台出发,精心筹办“中原食品节”,目 前已成功举办五届。三是全国美食名吃集聚地。结合举办中原食品节,建设“中华 美食名吃一条街”,全聚德、大唐食府等一批名优美食落户我市,吸引了越来越多 的人到漯河品尝美食、旅游休闲。 “两大体系”。一是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升食品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支持 食品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建成国家级创业孵化中心1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省 级以上企业技术开发中心15个。二是完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充分利用我市作为 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保证体系建设双试点市的有利条件,健全完善区域性食品 安全体系,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我市已发布65个农业地方标准,参与 制定、修订与食品有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39项;经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的种养基 地202个,国家级认证的农畜产品74种,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数量居全省前列。 目前,漯河的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已经处在全国先进行列。 “一项工程”,即“双汇产业化工程”。随着食品加工主导产业的发展,我市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群体日益壮大,形成了270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 级4家、省级10家。在双汇集团等企业带动下,建成规模生猪养殖场938个、养 殖小区44个,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已接近50%。通过“双汇产业化 工程”促进,有7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 加强环境保护,打造生态名城 漯河地势平坦、人口密集、城乡交通便捷,淮河两大支流沙河、澧河横贯全境并在 市区交汇,目前拥有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 号。依托这些有利条件,我们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发展,精心打造 中原地区富有魅力的生态宜居名城。 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市区建设按照“沿河出特色、

腾讯文库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中原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