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题
第一章 材料的种类与性能 1.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工程材料的知识对于机械制造工作者来说是必须具备的? 本课程主要包括那几方面内容,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2.比较强度极限s,屈服极
第一章 材料的种类与性能 1.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工程材料的知识对于机械制造工作者来说是必须具备的? 本课程主要包括那几方面内容,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2.比较强度极限s,屈服极限s与s3.的异同,强度与刚度有 dyaA 0.2bs 何不同? ,HB,HRC,解释下列常用机械性能指标:HRA,,4.,HRB和,HV kk 硬度有何实用意义?为什么在生产图纸的技术要求中常用硬度来表示对零件的性能要求?HB5.与HRC分别使用哪些范 围? 6.为什么要研究材料的工艺性能? 2 7.在有关工件的图纸上,出现了以下几种硬度技术条件的标注方法,这种标注是否正确?(1)600~650 HB (2) HB=200~250 kgf/mm (3)5~10 HRC (4)70~75 HRC 1.拉力试验、疲劳试验、冲击试验在试样承受的应力类型、测定的性能指标,试验的适合场合等方面区别何在? 2.材料的性能包括那几方面?材料的性能与其成分、组织和加工工艺之间有什么关系? 3.拉力试样的原标距长度为50mm,直径为10mm,经拉力试验后,将已断裂的试样对接起来测量,若最后的标距长度为 79mm,颈缩区的最小直径为4.9mm,试求该材料的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的值? 4.下列各工件应该采用何种硬度试验方法测定其硬度? 5.(1)锉刀 (2)黄铜轴套 (3)供应状态的各种碳钢钢材 (4)硬质合金的刀片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一、名词解释 晶体、非晶体;晶格、晶胞、晶格常数、致密度、配位数;晶面、晶向、晶面指数、晶向指数;单晶体的各向异性、各 向同性;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亚晶粒、亚晶界、位错;单晶体、多晶体;过冷度;变质处理、变质剂 二、判断是非 1.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金属晶体缺陷总是使金属强度降低。 工业上常用金属中的原子排列是完整的、规则的,晶格位向也是完全一致的。2. 金属结晶时的冷却速度愈慢,过冷度愈小,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愈接近理论结晶温度。 3. 位错是晶体中常见的缺陷,在常见的工业金属中位错密度愈小,其强度愈高。4. 在金属结晶过程中,晶体成长常以树枝状方式进行的,但结晶以后一般情况下看不到树枝状晶体。 5. 对于纯金属来说,冷却曲线上的水平台就是该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 6. 三、填空 对于同一种金属来说,在任何情况下柱状晶的强度总比等轴晶的强度高。 7. 1.a-Fe的晶体结构是( ),晶胞中的原子数目是( ),原子半径为( )。 2.面心立方晶格比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 )、溶碳能力比较( )。 3.在912℃a-Fe转变成为g-Fe过程中,其体积将产生( )变化,这是由于其晶体结构由( )转变成为 ()造成的。 4.晶体缺陷,按几何特征可分为( )、( )和( )三种类型。晶界和亚晶界属于( )缺陷,位错属 于( )缺陷。 5.金属单晶体具有( )性,这是由于在不同晶面、不同晶向上的( )造成的。 6.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总是( )理论结晶温度,这种现象称为( )。 7.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是( ),其结晶过程要进行( )和( )两个过程。 8.一定化学成分的金属结晶时,过冷度大小主要受( )的影响,获得的晶粒大小主要与结晶过程中的( )和 ()有关。 9.在金属结晶过程中,形核方式主要有( )和( )两种;在实际工业生产中金属的形核一般是以( )方 式进行。 )状的。 )方式长大,结晶后得到的晶粒通常是( 金属结晶时,晶体一般以(10. 四、单项选择 1组成晶格的最基本的几何单元是( )。 A,原子 B,晶胞 C,晶粒 D,亚晶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