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无创通气技术 【适应证】急性呼吸衰竭的早期应用,作为气管内插管前的补救措施。作为重症患者脱机的过渡手段。上气道病变为主,如合并喉软骨软化或上气道狭窄的小婴儿,拔管后早期常并发严重的声门下水肿,通

无创通气技术 【适应证】 1. 急性呼吸衰竭的早期应用,作为气管内插管前的补救措施。 2. 作为重症患者脱机的过渡手段。 3. 上气道病变为主,如合并喉软骨软化或上气道狭窄的小婴儿,拔管后早期常并发严重的声门下水肿, 通气障碍。 4. 急性重度哮喘或哮喘持续状态。 5. ARDS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6. 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7. 慢性呼吸衰竭。 8. 重症肌无力和神经性呼吸障碍。 9. 急性肺水肿。 10.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 11.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急性左心衰。 12. 慢性限制性肺病。 13.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性脑病。 14. 外科手术后合并呼吸功能不全。 15. 肺减容术后。 16.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7.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禁忌证】 1. 患者无自主呼吸。 2. 患者完全不配合。 3. 患者伴有气胸或纵膈气胸时,需严密观察病人。有肺大泡的病人科作为相对禁忌症。 4. 病人咳嗽无力,无法自行清除起到分泌物。 5. 鼻衄 6. 严重呼吸衰竭,必须立即插管者, 7. 正压通气导致低血压。 8. 急性鼻窦炎及中耳炎。 9. 以肺部渗出为主并伴有大量血痰的顽固性低氧血症。 10. 呼吸心脏骤停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11. CO 非潴留引起的神志改变及明显的精神症状,呼吸道分泌物多,顽固性气道痉挛等。 2 12. 严重腹胀患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尽早发现病人潜在的辅助通气需求,早期使用无创通气。 2. BiPAP 使用前应进行全面体检,获取必要的临床、生理参数。 (1) 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至少应包括以下几项): a. b. c. d. 血压、脉搏、呼吸频率、体温;皮肤颜色,末梢灌注情况有无胸腹反常运动胸部听 诊 (2) 实验室数据(至少包括以下几项) a. 动脉血气 b. X 胸部线检查 c. SpO2 血氧饱和度检查()

腾讯文库无创呼吸机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