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瓶牛奶》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有几瓶牛奶是 20 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共分三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是对生活情境的观察、思考,提出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第二次活动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20 有几瓶牛奶是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共分三 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是对生活情境的观察、思考,提出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第二 9 5 “9+5” “” 时,可以拆 次活动通过摆小棒探索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特别是凑十 凑, 5 9 ” “ 也可以拆两道加法算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 ;第三次活动通过圈一圈,算一算 凑 法进行计算。教材利用不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有的 生活经验不同就会产生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 性。 ◆ 教学目标 1. 9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自己得出计算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初步感知计算 方法的多样性,并能处理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2. “” 凑十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地动手操作,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 3. 通过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9 “” ,正确计算加几的进位加法。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 凑十法 【教学难点】 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以及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 语言表达能力。 ◆ 课前准备 ◆ 相应课件、教具 ◆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问题一请看现场展示 95 老师出示两箱牛奶,左边箱盒,右边箱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