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
教师——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 成尚荣 1 “教师是谁?”这是一个极为普通又很不寻常的提问。说其普通,是因为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予以回答,而且心底里会涌起一股真情;说其不寻常,是因为这一提问,涉及教师
教师——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 成尚荣 1 “教师是谁?”这是一个极为普通又很不寻常的提问。说其普通,是因为我们 可以不假思索地予以回答,而且心底里会涌起一股真情;说其不寻常,是因为这一提 问,涉及教师的专业身份,充满着深刻意义的阐释。 面对着这一提问,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回答,尤其是关于“教师像什么”的比 喻。这些比喻曾经影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教师。不能说这些比喻已经“老去”, 但也不能说这些比喻已触及教师专业尊严和专业价值的实质。即使是“平等对话中 的首席”,也未必准确。因为,对话共同体“是一种开放和自由的环境,是一个空灵 之境”,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协商”,“对话真正关注的是意义”,“并不直接关 注真理”,“因此,我们需要从内到外都做到搁置己见,把持住自己,并予以自省。” ①教育中的对话不是谈判,不应有首席与次席之分。当然,任何比喻都不是完美的。 我们对“教师是谁”的回答应当向其最具实质意义的核心部位逼近,力求准确和深 刻。我们以为,专业身份应当是关于教师发展的讨论的一个新视角,可以帮助我们从 深处去探寻教师真正的深意。 身份是一个日常的普通用语,但它具有社会学和文化哲学的深刻意蕴。它与人 所处的位置、所担当的责任等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其实质是把自我认知与他人的认 同聚焦在“谁”的理解上。至于专业身份,则是对教师专业意义、专业责任、专业 使命的聚焦。我以为,身份、专业身份所关注的和所表述的方式不是在“像什么”, 而在“是什么”,强化思辨、理性和逻辑。 基于以上的一些想法,我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把教师定义为成人世界派到儿童 世界去的文化使者。我相信,这是教师的最本质的专业身份,是教师专业身份的最高 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