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相关资料
课前预习资料(学法指导:认真阅读,了解相关知识,并使用双色笔圈点勾画出你认为重点的信息)一、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
课前预习资料 (学法指导:认真阅读,了解相关知识,并使用双色笔圈点勾画出你认为重点的信息) 作者简介: 一、 1896—19311920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年赴英国剑桥 19228 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年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 1923 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 192819311119 物。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年月 35 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岁。 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 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 : 小说集:《轮盘》,戏剧《卞昆冈》,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 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 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 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二、背景链接: 192010—19228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年月年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1928 《再别康桥》是诗人年第三次漫游欧洲,再回母校,故地重游时所作的,所以这 “”19281210110 个题目中有一个再字;这首诗最初刊登在年月日《新月》月刊第卷号 “” 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 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1928116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年月日,地点是中国上海。 7 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 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 „„ 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故未 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 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三、文体知识: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主要成员有闻 “” 一多、徐志摩等。他们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 “”“ 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 ”“”“” 均齐),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三美主张有: 音乐美: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也就是说,音尺、韵脚等音乐性因素的组合,构成 了诗的韵律、诗的节奏,而音节和韵脚的和谐又构成了诗的音乐美,成为诗的基本动力。 , 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 象和直观性。经常出现红、黄、青、蓝、紫、金、黑、白等表现色彩的词以及带有鲜丽色彩 的物象,此外还注重色彩的对比,使诗画相通。 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 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相等,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 “”“” 现代诗:二十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诗歌称为中国现代诗歌,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 种,与古典诗歌相对。主要流派为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现代诗的主流是新诗。 “”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自由体,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 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