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沙头角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梅州市沙头角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的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

广东省梅州市沙头角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3. 宋淑梯在《司母戊鼎的X光检测及其铸造工艺》一文中指出司母戊鼎的铸造是一项极其复杂困难的 铸造工程。在当时的简单协作的手工作坊条件下,不能不说是一件人间奇迹。这反映了商朝 1. 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的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 A.青铜器物种类繁多 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这反映了 B.青铜铸造技艺水平高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C.青铜器物数量巨大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D.青铜器物以礼器居多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参考答案: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参考答案: B 【详解】根据“司母戊鼎的铸造是一项极其复杂困难的铸造工程。在当时的简单协作的手工作坊条件 B 下,不能不说是一件人间奇迹”可知,商朝的青铜铸造技术水平很高,故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说明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 青铜器物种类繁多、器物数量巨大、礼器居多,排除ACD。 中国人民获取时间信息的途径发生了多重变化,这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结果,它能反映 4. 对右图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答案选B,ACD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出三者内 涵。 考点: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本题通 过建国后我国人民对时间掌握的不同途径和方式,揭示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进步,以此反衬出社会主 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2.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 A 、图片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 B 、农民积极拥护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A、颁布“推恩令” C 、农民由于分配到属于自己的土地而喜笑颜开 B、郡国并行制 D 、农民积极拥护党的政策 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实行察举制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C B 略 本题考查的是郡国并行制的有关内容。“周秦之制”即西周时期推行的分封制和秦朝时期推行的郡县 5. 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制,由“兼用之”可知D项正确。颁布“推恩令”是为了削弱王国势力,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察 A.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举制属于选官制度,D项错误;C项属于加强君权的做法,与地方制度无关。故本题选B。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发动政变 C.共产党内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腾讯文库广东省梅州市沙头角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