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个桃花源[修改版]

第一篇:心中有个桃花源心中有个桃花源 本学期担任高一语文和高级工大学语文教学。大学语文第二章是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而这一

第一篇:心中有个桃花源 心中有个桃花源本学期担任高一语文和高级工大学语文教学。大学语文第二章是魏晋南北朝文学。魏 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而这一时期 影响最大的就是建安文学、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 高职高专版《大学语文》教材对建安文学介绍较为详细,而对后者介绍很是简单,只有一些概述和两 人各一首诗歌。但陶渊明和谢灵运开创了诗歌的两个重要流派:田园诗派和山水诗派,本人认为不应轻视, 何况这两个诗歌流派总是被混为一谈,实际上他们的融合要到唐代,在当时两者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为了厘清两者之间的区别。我在教学时做了如下设计,那就是联系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经历和生存状 况对两人的作品做了三个方面的比较分析。让学生对两人作品的不同艺术特色以及山水田园诗的区别有了 —— 较为清晰透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在比较中让学生受到思想的启迪教育,在心中也建立起一个精神王国 桃花源。 第一,陶渊明将田园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理想王国。谢灵运将山水作为他追求功名利禄失意时寻求 解脱的手段。 352—427 陶渊明(年年),浔阳柴桑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 “ 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 ”“” 诗人之宗。陶渊明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是个寄迹风云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八岁时陶渊明父亲 “” 去世,家境逐渐没落。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 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饮酒》其十 “”“” 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杂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 “” 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 “”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与子俨等 疏》)。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二十岁时,为谋生路,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 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而且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都是低级官吏,由于不堪吏职,他动荡于仕与耕之间 405 有十余年,几起几落使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公元年八月,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 十一月,陶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

腾讯文库心中有个桃花源[修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