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论文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论文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论文预读: 摘要:一、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体系由政府强制推行的养老保险称为基本养老保障,它是养老保障制度的主体,政府只在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论文 :: 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论文预读摘要一、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体系 ,, 由政府强制推行的养老保险称为基本养老保障它是养老保障制度的主体政府只在基本养老 ., 保障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基本养老保障属于全国性公共产品是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制度的 .,, 重要基础一个国家要建立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首先就要 ,, 实行养老保障的国家级统筹统一制度、统一规定、统一标准、统一征收和统一管理使劳动 . 者在流动过程中不致于中断原有的养老保障基础但是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障体系是分割、封 ,,: 闭的致使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表现为以下三大差别 1.2006,24091, 、城乡覆盖面的差别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大约是万人只占全国 24.3%., 应该参加养老保险总人数的而在参保的人数中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是 18649,64.8%5442, 万人占城镇应保人数的;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是万人占农村应保人 9.9%.181,. 数的城乡覆盖面的比例为∶城乡养老保障覆盖面的差距巨大 2.,, 、所有制差别就城镇而言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员工的参保率高外资企业、私营企业 ,. 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低发展很不平衡而且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障实行的是 .,, 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的个人不需要交纳保险费各种养老保障资金由国家财政承担而企业 ,. 职工要承担相当一部分保险费用并且享受的待遇要远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3., 、地区差别我国是按照属地化原则来建立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实行的是地方统筹保障基金 .,,16%, 的方式不同地区之间统筹比例参差不齐以企业交付的养老费为例河北规定为北京、 18%,25.5%.,. 天津为上海为这就造成各地养老保障负担轻重不一因而养老保障待遇也不同 . 东部地区的养老保障待遇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 :, 这些差别导致养老保障固态化的现象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不愿意到企业去工作国有企业员 ,. 工又不愿意到非国有单位工作东部地区不愿意接收中西部地区转移过来的养老保险关系其 ,. 弊端是制约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 (二)统筹层次偏低 , 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权 ,,., 自行制定缴费率其初衷在于保持政策的灵活性以便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但是这一 .,12 政策客观上造成养老保障统筹层次偏低目前全国只有个省份实现和基本实现养老保险 ,.. 省级统筹其他保障项目主要还是县市级统筹资金筹集比例各地间有很大差别养老保障资 ,. 金统筹标准的不统一违背了社会保障的互助共济、实现社会公正的原则社会保障的基础是 ,.,. 大数法则即用恒定的大数来保障突发的小数参与保障的人数越多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 统筹的层次越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而且强制推行的基本养老保障统筹层次越高越能 .,, 体现养老公正原则尽管从全国来看养老保障基金累积节余在不断增长但我国三分之二以 ,,. 上的省区收不抵支形成全国性的养老支付危机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公平、公正 (三)资金筹措比例不恰当 .,, 企业单位的养老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和劳动者其中企业担负着筹资的大部分责任要 20%,, 支付员工工资总额的作为员工的养老保险基金加上其他的强制性保险项目企业缴款 28%.8%., 达到了职工工资的左右职工个人要承担工资收入的实际上企业负担了养老保险资 72%,28%., 金的个人只负担了如此高的企业缴费率使企业的劳动成本大幅度提高负担增加 ., 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养老保险基金的空账问题迟迟没有解 .1997. 决我国是在年才开始建立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过去由政府和企业承担的 .,3000 职工养老保险由此全部移交给社保机构负责但是以前没有退休金积累的万己退休职 工和在新制度建立以前参加工作的在相当长的工龄内没有养老金积累的在职老职工共欠下 8., 了约千亿元左右的巨额养老金负债退休老职工的养老金又不能不发于是社保机构只能现

腾讯文库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