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青少年自殺與防治的迷思
走出青少年自殺與防治的迷思林 綺 雲台北護理學院副教授小勇五歲時在幼稚園曾因企圖用刀片割傷或用鉛筆挫自己而引起老師注意,他告訴老師他想消失,像祖母一樣。他認為由於他的存在使媽媽無法再嫁,致使媽媽不快樂
走出青少年自殺與防治的迷思 林綺雲 台北護理學院副教授 小勇五歲時在幼稚園曾因企圖用刀片割傷或用鉛筆挫自己而引起老師注意, 他告訴老師他想消失,像祖母一樣。他認為由於他的存在使媽媽無法再嫁,致使 媽媽不快樂。媽媽與他二人雖一起接受輔導,但連輔導員都不以為意,因「小孩 不會自殺」,小孩不知道如何計劃自殺的內容。 直到國中一年級,愛騎腳踏車的小勇早已選好社區的某個角落做為他總有一 天要「壯烈犧牲」的地方,他雖也經常有意無意地告訴同學、老師及家人,但沒 有人相信他,認為他只是說著玩。有一天下課,他想向老師表白,但班上的同學 正和老師談話,於是他騎上腳踏車到那最喜歡的社區角落,看到一部期待已久的 …… 大卡車,就往前衝去 很多兒童或青少年自殺的案例經常被父母、校方或處理自殺案件者隱藏真正 的死因而影響自殺死因的正確報導,也影響這些自殺現象真正資訊的收集。事實 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