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范文
《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范文 《菊与刀》读后感 义务被分为不同种类如:"忠、孝、情义、仁、人之常情"等。对一个人的判断,不会说他整体人格有问题,只说没有达到其中的义务。一个人"尽孝"也只是尽孝
《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范文 《菊与刀》读后感 义务被分为不同种类如:"忠、孝、情义、仁、人之常情"等。对一个人的判断,不会说 他整体人格有问题,只说没有达到其中的义务。一个人"尽孝"也只是尽孝,在其它义务中, 他会有完全不同的行为表现。日本人认为人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没有平衡好不同圈子、程序 和情义、义务间的冲突。并认为那些漠视个人幸福并履行自己义务的人才是有力的。 日本人认同的美德中也主要包含着对义务的理解,日本人认为先设立义务的规则,然后 提出要求,人们全心全意,竭尽全力履行义务,再加上真诚,这才是美德。真诚也就是无欺。 "诚"可以提高任何一条道德信条的层次,它是一个指数。 当某项工作变得具有竞争性时,日本人首先想到的是他们有可能会失败的危险,于是工 作受到了损失。日本人习惯把人和工作等同起来,对他工作中行为和能力的任何批评,都自 动会成为对他本人的批评,因而,他们敏感地以为竞争是一种侵犯,所以他们转而会去注意 自己与入侵者的关系,而不是专注于自己手头的工作。 两个人在竞争时会发生直接冲突,为了防止冲突的发生,日本人普遍采用请中间人调集 的方式,如提亲、找工作等。通过这种间接的处事方式,不仅保留了彼此情义。中间人自己 也可以从顺利协商中获利、得名,所以和谈成功的机会更大。 沉思和祈祷是宗教的自我修炼。日本人的自我修炼分为二类,一是培养能力,成为有能 力的人。二是"圆熟",是意志和行为间,没有任何间隙、屏障,一点通的状态。自我修炼后 的理想状态是,行为人的行为完全是他心里所描画的行为的翻版。一种非常镇静的,调节得 很好的心态。 从孩提时代起,男人和女人都得通过修炼而被社会化。即生活就是修炼。按日本人的话 说是"磨掉身上的锈"。修炼要从幼儿开始,幼儿固然幸福,但没有"品尝人生"的能力,只有 通过自我修炼,才能获得全面生活的能力。才能"品尝到人生的滋味,享受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