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术语的翻译与民航发展的关联

航空术语的翻译与民航发展的关联   航空术语的翻译与民航发展的关联  术语是学科的专业词汇,专业术语与学科领域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术语翻译则从跨语言与跨文化的视角揭示了外来力量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一

航空术语的翻译与民航发展的关联 航空术语的翻译与民航发展的关联 术语是学科的专业词汇,专业术语与学科领域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术语翻译则从跨语 言与跨文化的视角揭示了外来力量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一个术语的翻译可能会随着时代 的发展而发生动态性的演变,其译名的意义也是动态变化的,必须不断修订才能与时俱进和 维持生命力。本文选择航空术语的翻译与民航发展的关联作为研究个案,探讨了两者之间的 内在联系,然后结合一些代表性的航空术语的翻译,分析了术语译名在稳定性和动态性之间 的对立统一。 一中国民航的发展与成长 虽然早在1919年国民政府的交通部成立了航空事宜处领导航空公司,但直到1930年才 成立了中国航空公司,1931年成立了欧亚航空公司(1943年改组为独资的中央航空公司) [1]。两个航空公司都曾经管航线飞行,中间还成立了其他航空公司,但维持不久。1949年 11月9日,两航在香港起义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称“两航起义”。 新中国从1949年以来,先后建立了军委民航局和国务院民航总局,中途曾几次改建, 隶属交通部。新中国民航一开始使用螺旋桨飞机,20世纪60年代引进了大中型喷气客机。 80年代开始关注到航空带来的某些消极因素,诸如环境污染、非法干扰和劫机事件等。 1980年在新建跑道和停机坪、登机门的配合完成后,大型宽体喷气客机(Jumbo)正式加入 航班飞行。1983年进一步和国际接轨,当时国际民航组织成立了未来空中航行系统 (FANS),以改善全球飞行环境中的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从2008年起我 国安全飞行上获得国际好评,总运转量跃居世界第二。2009年底全行业拥有运输机1417 架、民用机场166个、国内航线1235条、国际航线297条、航空公司55家[2],并开始从 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 二航空术语的翻译与民航演进的关联 1949年以后的新中国建立初期,美国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使我国和西方国家隔绝, 两岸三地隔离,再加上国际航空事业发展迅猛,我国航空术语和国际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为

腾讯文库航空术语的翻译与民航发展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