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成长导师方案-1
武夷山实验小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方案一、导师制的基本概念“学生成长导师制”是一种优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它不同于以前的学校,仅靠行政领导和班主任少数人员管理的管理模式,而是由全体教师全员参与管理,“教
武夷山实验小学“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方案 一、导师制的基本概念 “学生成长导师制”是一种优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它不同于以前的学 校,仅靠行政领导和班主任少数人员管理的管理模式,而是由全体教师全 员参与管理,“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人人受关爱”。是一种亲情化、个 性化的培养机制。“导师”的“导”指的是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 导、学业辅导。具体的说:就是从校领导、班主任到任课教师人人都要承 包学生,每人都担任导师。导师既要管教又要管导,既要管课内,又要管 课外;既要管课堂,又要管课下;既要管校内,又要管校外,形成全员参 与、齐抓共管、全程管理、个性化教育的格局,以增强教育管理的质量与 效率。 二、导师的工作目标: 1、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 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 系。 2、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寻找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 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 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 一个学生掉队。 3、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 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 地学习,自主的探究,独立地生活,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健康 成长。 4、发挥学校的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 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5、适应基础教育改革,贯彻课改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一条“教 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教育管理之路,努力培养人格自尊、 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强的新时代学生。 三、导师职责 (一)及时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心理发展现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和价值观。推进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规划人生,为 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