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言资源开发利用实现文化产业开发的活态特征

以语言资源开发利用实现文化产业开发的“活态”特征摘要: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不是其唯一属性。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应追求大规模,高效益,更要注重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语言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宜采取区域化、适度开发的

以语言资源开发利用实现文化产业开发的“活态”特征 摘要: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不是其唯一属性。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应追求大 规模,高效益,更要注重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语言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宜采 取区域化、适度开发的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语言资源建设文 化产业是一个重要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语言资源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找到合适的载体解决文化资源自身的生存问 题。语言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不应忽视,有效地围绕语言资源进行文化产业的 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选项。它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1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现状 近年来,以“原生态”样貌展现在民众面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市场运作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的资 金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一些得到深度开发的产品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 利益,同时它们也极大地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态单一、受众差异被忽视的文化产 品系列。典型的如中医药、雕刻、刺绣等成为社会资金的投资热门。 从产业的形式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呈现了三个的 倾向:经营主体的大型化、展示与传播方式追求高科技化和文化消费产品的快 餐化。比如,部分地区将文化节庆活动搬到新建的园区中再现。由于得到了地 方政府的支持,这种通过建设文化园区的方式引入了大量资金,形成具有当地 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从效果看,这三个倾向是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要的。 通过集中资源、快速扩大文化产业规模是严峻的市场竞争必然选择,尤其是在 相对落后的领域内,高科技手段的积极运用不仅大大增强了我国文化创新能 力,更是直接催生了新的文化产品形式。 虽然在一定的时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 绩,唤醒了社会意识,极大地改变了某些文化资源的生存状态,但仍然处于粗 放的状态,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是非物质文化资源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但是目前的一些 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商业活动却有意识地将文化资源肢解开来。一些传统的民俗

腾讯文库以语言资源开发利用实现文化产业开发的活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