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方向(DOC7)(1)

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方向简介: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同,或者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制定本国、本地区的会计准则,或者宣布在不久的将来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方向 简介: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同,或者 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制定本国、本地区的会计准则,或者宣布在不久的将来直接采 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完全接轨尚有一定的 障碍。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这些障碍会逐步消 失,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接轨是必然趋势。 一、会计的国际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需要会计国际化。在世界贸易飞速发展与资本全球化进程中,实际上包 含两个标准的全球化:一是商品技术标准的全球化;二是资本技术标准的全球化。目前,在 商品的技术标准全球化方面已是卓有成效,典型的代表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制定的 ISO9000系列,任何希望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其商品都必须遵循这些标准,否则将不具 备国际市场的准入资格。然而,对许多企业而言,其产品的技术标准非常先进,可以通行国 际市场;但其财务报表不是按照国际通行的资本技术标准编制和分析的,而是遵循本地 区、本国的会计准则报告的,因而根本无法进行跨境融资,这就引发了关于资本技术标准 的全球化问题。资本计量的标准化程度总是与资本流动的范围相一致的,当资本要在全球 范围内自由流动时,会计准则的资本计量功效内在地决定了会计准则必须予以全球化。 20世纪70年代以后,特别是到了90年代,资本市场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跨国融 资与投资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1997年底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683家 公司中,国外企业达到526家,而交易量占所有交易市值的69%。同年,在美国,纽约交易所 的国外上市公司在全部上市公司中的比例也超过10%,国外公司1997年仅一年时间就从 美国资本市场上筹集到280亿美元资金。资本的国际流动使相关国家认识到对世界各国 会计规范进行协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希望采用一套普遍适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降低 全球投融资的成本,提高决策的有效性,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竞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后改称IASB)自1973年成立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到2001年1月,已成为拥有104 个国家143个会计组织的庞大组织。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同样引起了WTO的关注,1996年 12月在新加坡召开的部长级会议上,明确提出鼓励IASC制定国际会计准则。IASC得到了 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鼎力支持。在准则的制定

腾讯文库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方向(DOC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