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李白笔下多情的月亮
微课题目李白笔下多情的月亮——通过相同意象把握小同情感的方法指导执教者成都西川中学张琳梓教材分析《渡荆门送别》中诗人李白通过月亮意象抒发了对雄起壮丽景色的赞美。 这种情感是不同于以往学生所了解的月亮所
李白笔下多情的月亮 微课题目 ——通过相同意象把握小同情感的方法指导 执教者 成都西川中学张琳梓 《渡荆门送别》中诗人李白通过月亮意象抒发了对雄起壮丽景色的赞美。 这种情感是不同于以往学生所了解的月亮所寄托的思乡之情。教师以《渡荆门 送 教材分析 别》为切入点,再结合其他两首李白同样有月亮意象的诗歌《静夜思》《月 下独 酌(其一)》,通过赏读诗歌,感受不同特征的月亮给诗人带来不同的感 受,进 一步总结:读意象鉴赏诗歌的方法。 八年级学生学过不少诗歌,有一定的诗歌学习基础,清楚意象是寄托作 者 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也可以通过某些固定意象把握诗歌的情感。但是在 面对 学情分析 同一意象有时候在不同诗歌中会表达不同感情的情况,学生会产生疑惑。 可见, 读意象可以把握诗歌情感,但学生对于这种方法的的掌握还停留在表面, 需要教 师进一步深入系统的指导和总结。 赏读李白的三首诗歌中“多情的月亮,学会通过相同意象把握诗人不同的情感 教学目标 的方法。 勾画关键词和知人论世,赏读诗歌。 教学重点 通过相同意象把握诗人不同的情感。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由李白诗歌中月亮寄托不同情感的现象,直接引出 直会 直接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微课题目:李白笔下多情的月亮一一通过相同意象 导入 把握不同情感的方法指导。 一、赏读《渡荆门送别》 1 、圈画动词“飞”字描绘月亮特征,感知作者喜 悦 开朗的心情。 2 、结合诗人意气风发的少年远游的写作背景,深 入感受诗人情感。 二、赏读《静夜思》 赏读李白的三首诗歌中“多 1 、通过分析比喻的修辞描绘月亮特征,感知作者 二、 情的月亮”,总结通过相同 的思乡之情。 赏读诗歌 意象把握诗人不同情感的 2 、结合诗人客居他乡的写作背景,深入感受诗人 总结方法 方法。 情感。 3 、小结方法: ⑴先通过抓关键词“飞”和“似”,描绘出月亮 在 李白笔下不同的特征,也能进而初步感知到作者 在 月亮上寄托的不同情感。 ⑵再结合写作背景,深入理解了李白为何在月亮 上 寄托了不同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