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板块单元内容课题教材分析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准备课数一数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内容,也就意味着这是小学第一堂的数学课。教材选择了“美丽的校园”情景图为切入点。内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板 单 内容 课题 教材分析 块 元 数 第 准备 数一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内容,也就意味着这 与 一 课 数 是小学第一堂的数学课。教材选择了“美丽的校园”情景图为切入点。 代 单 内容大致由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具象性的场景图,里面有许多物体, 数 元 各种物体的个数都不相同,分别为1~10个。第二部分是从“美丽的 校园”中抽取出来的、10以内的、用集合圈呈现出来的人或物。让学生 认一认、读一读,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认数和读数的情况,观察和语言表 达能力、学生的学习习惯等,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但这里不是正式教 学生认和读这些数。主要教学活动是观察场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数 出各种物体的个数,情境图中提供的每种数量的事物不止一种,学生在 计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中,初步感受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可以 用同一个数表示,感知10以内个数,体会数与生活的练习,产生对数学 的好奇心、对学习的新奇感。此外,也给初入学的小学生展现了校园生 活,帮助他们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已 经是一名小学生了。 第 1~5的 1~5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教 三 认识 的认 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隶属于“数的运算” 单 和加 识 的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了数10以内个数、以及会用一 元 减法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等基础上编排的,它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 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认数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 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 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 础。这是《1-5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教材包括1-5的基数含义,认读写、 数的顺序。教材通过主题图,用集合圈圈出各种数量的事物,让学生数 一数,抽象出数。通过认、读1-5各数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 义是什么。教材通过计数器和点子图进行数的顺序的教学为。 (1)把5个计数器一同放上,排列在一起,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后一个数 是在前一个数加1的基础上看到的,后面的数比前一个数多1,相邻两个 数的数量关系十分清楚。 (2)点子图是在计数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得到的,将5个数的点子图 同时呈现在这,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 第 1~5的 5以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属于数与代数 三 认识 内数 领域的知识。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 单 和加 的加 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初步知道加法含义并 元 减法 法 探究5以内加法的计算过程,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法。 《5以内数的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 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 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认 识是选择了小丑合并气球的背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 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学生 看看、摆摆、算算,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 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 1~5的 5以 5以内的减法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