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提问设计.doc
教师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提问设计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主要教学形式,幼儿探究活动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幼儿树立科学观念,学习科学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教师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提问设计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主要教学形式,幼儿探究活动中, 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幼儿树立科学观念,学习科学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科学研究方 法。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能够针对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能 力,并且在教师的参与和带动下,幼儿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7240219.htm 在具体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幼儿的认知特点,可以将教师提问的 方式分为三种:观察性提问、推测性提问、拓展性提问。那么,如何优化幼儿科学探究活动 中的提问设计呢? 一、观察性提问的设计方略 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一般是从观察起步的。但是受制于思维能力的 限制,他们的观察往往停留于表面现象,因此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提问对他们进行引导,促使 他们养成正确的认知习惯。就科学探究活动而言,教师的观察性提问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方 面:①先引导幼儿在观察时对事物的外形产生兴趣。对事物的外形产生兴趣是为幼儿的后续 学习提供动力。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性提问时,引导幼儿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特征开始,在成 功激发他们的兴趣之后,进一步促使他们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知。以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观 察喇叭花”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幼儿:你们见过这朵花吗?能说说它的特征吗? 这朵花漂亮吗?幼儿通过教师的提问,会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对这朵花的整体印 象。②利用不同方式提示幼儿进行有序观察。提示幼儿进行有序观察可以有效促进科学探究 活动继续开展,这就要求教师提问时要遵循一定的认知顺序,比如说从左到右、由上及下。 以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观察小猫”的科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提问:小猫的头上有什么,眼 睛和鼻子有什么特征,嘴巴呢?小猫的身体是什么颜色,有几条腿?等等。③帮助幼儿形成 观察和语言描述相结合的习惯。观察是为了给幼儿积累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要让他们在观 察的时候,一边观察,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调动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头脑中形成一 定的概念。 二、推测性提问的设计方略 在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中,会经常遇到探究物体的性质以及一些材料内在的关系等问题, 比如说重力、摩擦力、光、电的表现形式等。对于这种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可以采用推测性 提问,推测性提问可以促进教师有效开展探究活动:①推测性提问可以使教师对幼儿已经掌 握的知识和能力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利用推测性提问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 实践操作,这样就可以让教师对幼儿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水平有一个初步的把握。比如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准备一张纸、布、毛线、小口瓶,让幼儿了解这些材料具有什么性质。 教师提问:纸、布、毛线可以装进瓶里吗?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利 用各种方式把纸、布、毛线装进瓶子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错误方式可以让教师对幼儿的 知识经验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从而为教师提供教学思路。②帮助幼儿建立自己的假设并进行 验证。科学活动中,幼儿对一定的事物会有自己的看法,这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建立假设。例 如“吹泡泡”活动中,教师要拿出不同形状的吹泡器,可以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然 后问幼儿:这些形状的泡泡器吹出来的泡泡和泡泡器的形状相同吗?这时幼儿就会根据自己 的认知发表看法,教师收集幼儿的看法,接着让他们带着问题自己进行操作证明自己的假设。 这个过程中,教师在活动之前提出的问题已经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在建立兴趣的基础上教师 进一步帮助幼儿进行实践验证,证明了自己的假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