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作业及答案

训诂学作业一、任意简述 5 种训诂方法并举例。1、互训:一种训诂方式,汉语训诂学术语,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即两个字互相训释,用甲解释乙,又用乙解释甲的训诂方式。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里: “老,考

训诂学作业 5 、。 一任意简述种训诂方法并举例 1 、:,,,, 互训一种训诂方式汉语训诂学术语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即两个字互相训 ,,。《》:“,” 释用甲解释乙又用乙解释甲的训诂方式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里老考也 ;“, 考 。 ”;“,” ;“,” ,“,”,“,” 追逐也 老也更改也 改更也逐追也 :,,, 声训汉语训诂学术语又称音训是指通过语音分析词义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 4 ,,。:、、 字义推求字义的来源说明其命名的原由声训可分为种同音双声叠韵和音转相 。,, 近从语词的声音方面推求词义的来源以音同或音近的词为训说明其命名之所以然的训 。。《》。“,”, 诂方式声训起源很早如易经又如衣依也说明这 :“,”。“,” 乾健也坤顺也 “”“”。 个衣在古书中是当作依的意思 3 、,,。 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最原始的象形字是用笔画简单的图形记号来代替语言中的一个词字 。,“ 的形体结构和造字时词的本义或常用义是一致的即用字形说明其来源和意义如小土为 ,。 这个简体字也是由此产生 ”,“”“” 尘说明尘字的意思是小土 4 、,,, 义训汉语训诂学术语指不通过语音和字形的分析而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是训诂的 。,。 基本方法是以字义为主的训解方式即用当代通行的语词解释古语词或方言词的意义书 、。、、 中的注解和字书辞书中的解释一般都是义训义训总是以通语常言去解释不易知的文语 。,、、。 古语或方俗语对于名物义训经常说明其属类形状颜色和功用它属于古籍注释体例 。:《》“,。” 之一如左传中龙水物也 5 、,,,“,,”, 反训古代有的词和现代意义相反需要用反义词注释如乱而敬乱治也说明 “”,“”。 这个乱字在此处作治的意思 5 、。 二任意简述部清代以前含清代的训诂学著作 1 、《》 尔雅:,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 。, 纂的词典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 。,“”“”,“”“”, 古文的重要工具书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 “”,、。《》 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被认为是中国训诂 ,、、、、。 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汇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2 、《》:、,。 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540935354054014 ,。 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个部首将字分别归入部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 141415 ,,,。 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大类分为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篇开创了部首检 ,“”。 字的先河提出六书的造字法和用字法 3 、《》:,。 释名我国东汉末年出现了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佳作作者刘熙以声训解释名 ,,。《》, 物为因声求义开辟了道路促使了古代韵书的产生释名又集汉代音训之大成为考 ,。。《 见汉末语音研究上古音提供了可靠的材料其中还记录了当时一些语词的方言读法释 》,,, 名所训释的对象不侧重于文献语言而重于日常名物事类因此它涉及社会生活面广从 、、。 天文地理到人事习俗都有所反映 4 、。。、, 是唐代颁布的一部官书唐太宗贞观十六年编成后经校定增损于唐高宗永徽四年 。,,《》,。 颁行凡士人应明经科均须诵习儒经义理全据正义所说否则就被视为异端邪说 《》《》” 《》 五经正义中含有哲学思想的着作是周易正义 。 和礼记正义 前书宣扬 “ 先道而后形 ,,,。《 的唯心论后书突出儒家重礼的观念提倡尊卑贵贱的等级差别影响颇大其中包括周 14204070 》 易正义 、《》 ,《》、《》 、《》 卷春秋左传正义 卷尚书正义卷毛诗正义 卷礼记正义 36 。 卷 5 :《》 是集大学 、《》、《》、《》“”, 、《》 四书章义集注 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 ,,。 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腾讯文库训诂学作业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