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 二年级 第二单元第七课《我们有新玩法》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我们好好玩一一《我们有新玩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后海小学黄文娟【教材解析与说明】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根据课程标准中“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 活”的要求编写。栏
我们好好玩 一一《我们有新玩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后海小学黄文娟 【教材解析与说明】 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根据课程标准中“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 活”的要求编写。 7 栏目一 “玩出新花样”旨在通过玩跳绳的现场体验,打破学生对一些游戏玩法的 固有认识,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玩 出花样,从而培育他们有创意地生活的意识;栏目二“我们一起 来创造”意在引导学生变废为宝,自己动手,制作适 合自己的新玩具,并尝试制定新的游戏规则, 实现游戏创新。 【设计理念】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活动前通过创设情境,视频展示花样跳绳,让学生直观地了 解跳绳也可以有 新花样,以此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游戏换个玩法,可以变成新游戏,倡导学生打破以 往游戏固有玩法的束缚,积极开动 脑筋,赋予游戏新的玩法,并体会由此带来的乐趣和意义。依据 《课程标准》“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部分的第 条“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 推进活动”,在玩出新花样和创意玩具总动员这两个环节中,我都以 5 “有创意地玩”为教学目标, 以“合作+实践”的方式展开。环节一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创造出多样的新玩法。环节 二通过引导 学生将不同的玩具组合起来玩,使学生感受到只要肯动脑筋,简单的玩具也可以玩出新花样,不仅 增加 了玩游戏的难度,还增添了玩游戏的乐趣。通过这种实践性体验,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动手 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的意义。 【学情分析】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喜欢玩是不言而喻 的,但能玩得有 创意的并不多。多数学生只是把游戏当作放松或与小伙伴一起交往的方式,而不太 会想到把游戏当作可以更改或者 创新的项目。另外,学生对新玩具需求不断,买回来一段时间却觉 得没意思,喜新厌旧的习惯着实需要改善,他们 渴望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旧玩具也玩不厌。再 而,现代社会新型玩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智能,学生们越来越依 赖玩具的设定,变得越来越不会 玩。通过课前调查,老师发现任教班级的学生,周末一有时间,不是看电视就是玩 手机。为此,借 助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有创意地玩,养成“有创意地生活”的习惯,凸显《课程标准》“动 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部分的第条“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 5 【教学目标】 1 初步形成简单玩具有新玩法的意识; . 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3 通过参与创造新的游戏玩法的过程,体验游戏创新带来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 1 重点:初步形成简单玩具有新玩法的意识; . 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小组合作,重新组合玩具,制定游戏规则。 教师:与本主题活动相关的资料、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