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重组试卷(整理)
优化重组试卷(一)一、选择题1.C 都被大家普遍接受,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可见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A错误;牲畜、布匹不具备世界货币职能,B错误;价值符号指的是纸币,D错误。2.A C错误,应该是
() 优化重组试卷一 一、选择题 1C A .都被大家普遍接受,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可见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错误;牲畜、布匹不具 BD 备世界货币职能,错误;价值符号指的是纸币,错误。 2A CBD .错误,应该是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材料没有提到非国有企业,不能选;观点没有材 料依据。 3A 1006001004 .汇率变为美元:元人民币后,每件商品比原来少卖出元人民币,万件商品售价差额 400320A 为万,大于万,必定亏损,正确。 4C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强调发展主要靠自己,和促进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不符。 5C ①② .是唯物论道理,是历史唯物主义道理,均不符合题目认识论的要求。 6D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调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 ABC 信贷总量适度增长。明显错误,股票价格下降的金融因素是利率提高,不准确。 7B ③a② .根据对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解释,政府财政投资增加可以带动企业生产扩大,对应,劳动者收 b 入增加居民消费增长对应。 8D ① .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变革,不能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 ② 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材料也没有体现,不能选。 9C ABD .材料中的改革是针对党政机构,只涉及政府与材料不符并且观点错误。强化政府部门职能的 说法也缺乏依据。 loB .本题考查对政府的正确认识,属于中等难度题。政府认真负责,完善公共设施,提供安全保障,说 ①②B③ 明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宗旨和认真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所以符合题意,应选;观点错误,我国 ④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本题无关。 11C ①③ .敢于开拓与腐败不符,排除;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的说法不符合反腐败的要求。 12B .有利于扩大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的说法是不对的,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题意不符, ①④B 故排除,选。 13C .;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是选 网民通过网络公开发表意见是公民行使监督权 C 举权和被选举权;故选。 14D “DABC —·” .,符合题意,、、观点都 上海这座城市是本历史教科书。体现出城市的文化载体作用 是错误的。 15C “……”C .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特性,才能可见在强调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正确。 16.C ② 排除,民族节日集中表达民族感情。 17B A“”C“” .错误,优秀文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主导地位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 D“”“” 全面继承错误,应该是批判继承。 18D ABBC .引言强调学习哲学的作用,是讲哲学的产生而且观点错误。回答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不选。 19B A“”CD .反复性没有体现;错误,应该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错误,错误的意识也有能动性。 20B “”① .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不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能选;材料没有 ④ 涉及内外因,不能选。 21C ③ .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数量上的积累,排除。 22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②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材料既没有体现主次矛盾,也没有体现矛盾主次方面,排除。 23A ③④ .物质不依赖于意识,二者不是不可分割,排除;客观实际才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错 误。 24A J .题干部分选自《菜根谭》。这段引文的意思是:清廉纯洁而有容忍的雅量,心地仁慈而又能当机 立断,精明而又不失之于苛求,性情刚直而又不矫枉过正。这种道理就像蜜饯虽然浸在糖里却不过分的甜, 海产的鱼虾虽然腌在缸里却不过分的咸,一个人要能把持住这种不偏不倚的尺度才算是为人处事的美德。 这段古话表达的是适度的意思,在对立面的双方,不能走极端,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也就是说,矛盾双 “ 方的斗争是存在的,但这种斗争是在统一体内部进行的。所以,材料说明了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 ” 一性之中。 25A .本题考查对哲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题意表明,稳定食品价格主要是要抓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