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生态经济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从实际出发,发挥资源、环境、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生态经济区建设既要 吸收国内外有益的、成功的经验,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自然资源及区域生 态环境的实际,因地制宜地稳步推进生态经济区建设。创建国家级生态经济区是 实现全面的、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要重视具 体建设指标,更要注重在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坚持预防为主,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在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优势,积 极发展生态产业,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在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全面开展相 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执法监督,在依靠法制规范公众行为的同时,加强公 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生态文明素质。 生态区域建设规划的实践分析 规划是生态区域建设的指南,规划内容既不能是研究报告,也不能过于原则。 结合编制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生态经济区建设总体的实践,提出思考和分析。(1) 建设内容的确定。生态经济与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 系建设、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生态人居体系建设、能力保障体系建设和生态文化 体系构建,生态区域建设规划应当以此为主线,确定不同领域的建设重点。参照 《省级生态县建设指标》和《全国生态县建设考核验收指标》的要求。(2)措施、 重点项目与工程支撑。若生态经济区评价指标并未达到《省级生态县建设指标》 和《全国生态县建设考核验收指标》的要求,则需要重点项目和工程是生态经济 区建设的支撑。针对宝鸡市金台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和单位GDP 能耗进行分析。(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生态经济区规划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省级标 准为≥5500元,国家级标准为≥6000元。而金台区2011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 6079元,已达创建生态经济区规划省级及国家级要求。但为继续提高此指标对生 态经济区规划建设的影响,工程措施应继续支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大“三 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巩固农民人均纯收入,加大农业科 技示范园建设力度。(2)单位GDP能耗生态经济区规划单位GDP能耗省级标准为 ≤1.1吨/万元,国家级标准为≤0.9吨/万元。而金台区2011年农民年人均纯 收入为2.61吨/万元,未达创建生态经济区规划省级及国家级要求。因此必须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