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窑杨朱篇》与《列子》“二义乖背”之辨析
《列子窑杨朱篇》与《列子》“二义乖背”之辨析《列子窑杨朱篇》与《列子》“二义乖背”之辨析 刘 华 (浙江师范大学 图书馆,浙江 金华 321004) 摘 要:对《列子》中的杨朱养生观,历来存在着误读现
《列子窑杨朱篇》与《列子》“二义乖背”之辨析 《列子窑杨朱篇》与《列子》“二义乖背”之辨析 刘华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对《列子》中的杨朱养生观,历来存在着误读现象,认为杨朱是纵欲主 义者,与《列子》存在“二义乖背”。本文对这一观点进行重新考证,从杨朱学道 经历与《列子?杨朱篇》中的15则寓言内涵分析得出结论:杨朱不是纵欲主义养生 观,他与老子、列子养生观是一致的,并不存在“二义乖背”现象。 关键词:杨朱;列子;养生观;二义乖背 中图分类号:B2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33-03 列子的思想应与老子的思想一脉相承,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而杨朱之学 是先秦哲学体系和衍变中由老子到列子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但因对《列子?杨朱 篇》中文字上的误读与认识上的偏颇,杨朱思想被后人误解,认为杨朱是纵恣肉欲 的养生观,列子是清静虚无的养生观,即《列子?杨朱篇》与《列子》全书存在 “二义乖背”。 历史上持此观点的典型代表如汉刘向在《上〈列子〉书》中写道:“至於《力 命》篇,一推分命(为玄学清谈);《杨子》之篇,唯贵放逸。二义乖背,不似一家 之书。”[1]晚清国学大师陈三立的《读列子》说:“吾读列子。恣睢诞肆过庄周; 然其词隽,其义于狭,非庄子伦比。篇中数称杨朱,既为杨朱篇,又终使一趣,不 殊杨朱贵身任生之旨,其诸杨朱之徒为之欤,”[2]晚清另一著名国学大师顾实也在 《汉书艺文志讲疏》中说:“全性保真者,谓守清静,离情欲。淮南子原道训高注 云:‘出生道谓去清静也;入死道谓匿情欲也’可证。而《列子?杨朱篇》乃一意纵 恣肉欲,仰企桀、纣若弗及,直是为恶近刑,岂不大相刺谬哉,此篇尤当出湛(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