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学教育精选】语文:第1课《石榴》同步练习(语文版七年级下)
1.《石榴》同步练习一、为加粗字注音争研斗艳( ) 枯瘠( ) 丰腴( ) 盎然( )二、填空1.《石榴》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2.作者写“石榴”,意在讴
1.《石榴》同步练习 一、为加粗字注音 研瘠腴盎 争斗艳( )枯( )丰( )然( ) 二、填空 1.《石榴》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 2.作者写“石榴”,意在讴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为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 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 单瓣的已够陆离 双瓣的更为 华贵 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四、课内阅读 ①单那十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曰瓣,任你 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 精巧地插上了花? ②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 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 都是具备着的。 ③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畾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 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1.第①段主要写 () A.骨朵 B.玛瑙 C.花瓶儿 D.奇迹 2.第②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比喻 C.反问 D.对比 3.解释第③段的“皓齿”:__________________ 4.上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流露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感情。 5.上文的主要特点是 () A.记叙、议论相结合 B.借物抒情 C.语言朴实 D.设置悬念 五、课外阅读 (一) 有些笋并不是在春天长出,而是在寒冷的冬天破土而出。面对残酷的环境,它并没有为命运 的捉弄而哀叹,相反它更努力地加快了自己生长的步伐,因为它深知:只有艰苦的磨炼,才 能成为最高大、粗壮的竹子。我们今天的“冬笋”一词,也是它所创的奇迹。 笋在外部成长时,内部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竹形成了,中心空了,分节了,可见它越成长, 反倒越“虚心”了。 笋是竹的芽,它也具有竹的一切精神。它们毫不畏惧地坦然地面对大自然的选择和考验。竹 都是由笋长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笋都能长成竹。也有些被风雪冻死了,有些因缺水而干死 了。 1.上文主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赞颂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上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的手法。 3.上文和《石榴》的共同特点是 () A.描写形象生动 B.采用了时间顺序 C.托物言志 D.语言朴实 4.在上文末写一段由“笋”及人的话。 (二) 小时候,吃瓜很甜,想到瓜长在蔓上,便以为瓜蔓很甜,常嚷着要吃瓜蔓。 终于能尝到瓜蔓了。那是一个草绿色,卷曲着,身上布满了细毛而又坚韧无比的东西。我迫 不及待将它一刀两断,正当我兴高采烈地吮吸着汁水的时候,不觉呀然一惊。那是一种与我 想像完全不同的味道。从此,我便再也没有碰过那个让我厌恶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