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于永正读书心得[修改版]
第一篇: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于永正读书心得读于永正《我的为师之道》有感 《我的为师之道》是于老师的“封笔之作”,是从教半个世纪的一次全方位的总结。一章一章用心地阅读,我深深地感受到书
- 第一篇: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于永正读书心得 读于永正《我的为师之道》有感 “” 《我的为师之道》是于老师的封笔之作,是从教半个世纪的一次全方位的总结。一章一章用心地阅 读,我深深地感受到书中字字皆有情,章章皆有意。 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于老师不仅在儿童的心理特征、心理需求、认知规律、思维特点、生活 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思考,还对什么是语文、什么是小学语文、学语文的规律是什么、怎么教小学语文不间 断地进行思索与实践,并把自己的心得形诸于文字。在实践中,他认识到老师素养的重要性,从而坚持学 “” 习,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1.“”“” (一)用童心润童心,童心未泯做性温、味甘的甘草 “”“” 朱友明老师形象地把于老师比作性温、味甘的甘草。于老师如甘草般善解人意。面对学生的错 误,于老师总是用微笑和幽默代替批评。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发现一个学生在课上画金鱼,命 “” 其为课文插图;宁宁的脸上被房栋甩了墨水,笑称锦上添花以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 于老师如甘草般宽容大度。文革期间,用平静的心态处理学生的责骂,他带的班级始终纪律井然,学 习氛围浓厚;有学生迟到,于老师从不批评,几块饼干给予关怀备至,换来学生内心的感动。 于老师如甘草般善于调和。甘草是伟大的中庸之道的守望者。于老师之所以赢得学生的喜爱,是因为 “”“”“” 他深谙中庸之道,懂得做事要把握好度。说得形象一点儿,就是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揉一揉。说 “”“”“” 得深刻一点儿,就是真诚恻怛,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在于老师眼中,中庸不是知识,不 “” 是道理,而是素养。 2. 从没忘记自己曾是孩子 于老师认为,只有差别,没有差生,要尊重差异。 他在书中给出了九条策略:不倒背手;主动和学生打招呼;课间尽可能和学生一起玩;和学生一起演 课本剧;尽量到学生家里走走;经常讲故事和笑话;和学生一起做值日;做错了,公开认错;定期征求学 生的意见和建议。 于老师以尊重为理念,不以长者自居,不居高临下,放下架子,蹲下来看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平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于永正读书心得[修改版]](https://wkimg.docs.qq.com/img/viTLnrPmKNel5shLGfhE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