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感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最终定稿)[修改版]

第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感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鲁红杰: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感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鲁红杰一钱穆先生所说:“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

—— 第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感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 报告 鲁红杰: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感悟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鲁红杰 一 “„„ 钱穆先生所说: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 ” 制黑暗四字来抹杀?事实上汉朝时期,一切实际事权,照法理,该在相府,而非皇室,宰相才是政府的实 “” 际领袖。三公九卿制度为政府高效有序的运作提供了先决条件。在唐代,相权被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 “” 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会议决定。换句话说,唐代的宰相实行的是委员制。唐代的定旨出敕之权, “”“ 实际上是被中书省所操控,皇帝只同意画敕即可。宋朝时期,皇室蓄意减夺宰相职权,设立政事堂、三 ”“”——>——>——> 司、考课院等机构。同时,君权与相权之间也有相应的调节:皇帝宰相谏官皇帝。皇帝 用宰相,宰相用谏官,谏官的职责是专门谏诤皇帝的过失。明代则废宰相而设九卿,包括六部尚书,都察 院,通政司和大理院。经过这一系列的改变,一系列的大权,就集中到皇帝身上。清代延用了明朝的六部 尚书、内阁的制度,并且清代的专制程度与明代相比明显要加强了。 因此,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至于 汉、唐、宋诸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其间比重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 帝专制。 钱穆先生举在书中还特意举了一个例子。唐中宗因不经两省(中书省、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而心 “”“” 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当时唐中宗私下 “” 所封之官,时人称之为斜封官,因其未经正式敕封手续而为一般人所看不起。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 中国的传统政治,并不是全由皇帝专制。 二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旧传统,旧文化。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 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而且制度是死的,人事是活的,死的

腾讯文库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几点感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最终定稿)[修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