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第三单元 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为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含《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此类散文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但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兰
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含《兰亭集序》《赤壁赋》《游 褒禅山记》。此类散文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但在对景物的描绘中, 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兰亭集序》借写一次普通的宴游活动,阐释了 作者的生死观;《游褒禅山记》在记游的同时表达作者对世事的感悟;《赤壁赋》 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 ◆ 第9课《赤壁赋》第一课时 (凡事都要有个目标,要求不高,认真做,你一定能达标!) 学习目标: 1. 学习本文“文赋”的文体特点,体会辞赋讲究文采、注重铺陈、多用排比、 2. 对偶的特点。学习和积累第1、2段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能够 描绘赤壁之境。3.体会人物感情变化的过程。 学法指导&使用说明】 预习案【 1.12 借助课下注释或者工具书,疏通文章、 2. 段句意,理解苏轼与客人感情变化的过程。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书 3.4. 面完成。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限时 20 分钟,独立完成。 【教材助读】 1 、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询,弟苏辙均 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人称“一 门三父子,娥眉共比高。”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 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 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 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 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 常州病逝。 唐宋八大家:指唐宋时期的八个散文家,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 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三苏: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苏黄: 指北宋文学家苏轼和黄庭坚。苏辛:指宋代豪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苏门四学士: 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他们四人都出于苏轼门下,且诗文成就 极高,故而得其名。 2、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 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 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 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 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 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 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 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