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理论提高课程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理论提高课程一运动训练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4041190课程名称:运动训练理论/ Theories of Sports Training学时:48学时(含课外学时) 学分:3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理论提高课程一运动训练理论课程教 学大纲 课程编号: 14041190 TheoriesofSportsTraining 课程名称:运动训练理论/ 483 学时:学时(含课外学时)学分:学分 6 适用专业:舞蹈表演专业开课学期:第学期 开课部门:体育学院 先修课程: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一定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学校 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的基础知识。 考核要求 120 :以本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期末随堂开卷笔试,考试时间为分钟,平时 4060% 成绩占先开卷笔试占。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2017 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年 2007 杨桦,李宗浩,池建主编,《运动训练学导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年 2006 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年 2000 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年 2004 乐伟民主编,《运动训练学》,江西高校出版社,年 1994 王永盛主编,《现代运动训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年 , 1996 茅鹏主编,《运动训练新思路》,人民体育出版社,年 1993 延峰主编,《实用运动训练问答》,人民体育出版社,年 1999 田麦久主编,《论运动训练计划》,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年 中国运动训练学专业委员会主编,《中国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 1996 版社,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过程普遍规律的交叉学科,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又 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是实现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明确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并在实践中遵循运动训练过程中 的普遍规律,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运动训练基本原理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在讲授中,务求知识准确,举例恰当。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使抽象的概念、 定义具体化。具体的例证科学性要强,要具有系统性、权威性和典型性。 讲授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教材本身结构特点,要突出课程重点,各章节内容 要层次清楚,注意教材的完整性。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培养目标选择教学重点或增减 教学内容。

腾讯文库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理论提高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