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教学的反思

现代文学教学的反思 近一个时期以来,对《现代文学》的名称界定与教学安排仍颇存争议——————有主张与当代文学合二为一的,有主张二十世纪大文学概念的,有主张把晚清文学也应囊括进来的,不一而足,但是

18 第页共页 现代文学教学的反思 近一个时期以来,对《现代文学》的名称界定与教学安排仍颇存 争议——————有主张与当代文学合二为一的,有主张二十世纪大 文学概念的,有主张把晚清文学也应囊括进来的,不一而足,但是目 前就大多数高校中文系的课程设置来看,还是把《现代文学》作为一 门独立的课程来讲授。然而自从实行了课程改革,公共课的比重增加, 专业课的课时量进一步压缩,《现代文学》课也未能幸免,一般是一 个学期结课,只有50个课时左右。在这种相对不利的局面下,怎样 讲授这门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很多高校,该门课程都被命名为" 现代文学史",所以一般是以思潮、流派等文学史为主,辅以作家作 品的研究,实则忽视了本科课程应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辅以文学史 的串联之根本。本文拟从教材选择、整合,师生互动关系,教学方法 等方面对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做一反思,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有的放矢对教材进行选择与整合,体现多样性和多元性 教材对一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的选择对教学工作的进 行往往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现代文学》课的教材很多,较 经典的有《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 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己著),《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朱

腾讯文库现代文学教学的反思
腾讯文库腾讯文库
search
课件
教案
试卷
日记
论文
读后感
中考
高考
考研
雅思
托福
行测
申论
面试攻略
AI
大数据
新媒体
登记表
合同
协议
委托
美食
司法考试
求职招聘
工作汇报
入职培训
实习报告
思想汇报
调研报告
旅游攻略
读书笔记
立享超值文库资源包
我的资料库

file现代文学教学的反思本文由文库吧提供

编辑文档编辑文档
18第页共页现代文学教学的反思近一个时期以来,对《现代文学》的名称界定与教学安排仍颇存争议——————有主张与当代文学合二为一的,有主张二十世纪大文学概念的,有主张把晚清文学也应囊括进来的,不一而足,但是目前就大多数高校中文系的课程设置来看,还是把《现代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讲授。然而自从实行了课程改革,公共课的比重增加,专业课的课时量进一步压缩,《现代文学》课也未能幸免,一般是一个学期结课,只有50个课时左右。在这种相对不利的局面下,怎样讲授这门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很多高校,该门课程都被命名为"现代文学史",所以一般是以思潮、流派等文学史为主,辅以作家作品的研究,实则忽视了本科课程应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辅以文学史的串联之根本。本文拟从教材选择、整合,师生互动关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做一反思,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一、有的放矢对教材进行选择与整合,体现多样性和多元性教材对一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的选择对教学工作的进行往往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现代文学》课的教材很多,较经典的有《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己著),《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朱
28第页共页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等,有的注重文学史的梳理,有的注重作家作品的研读,即便是梳理文学史脉络,也不尽相同,有的注重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解读,有的注重所谓纯文学的视角来观照。高校教学与中学阶段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师授课的自由度更大,尽管也有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期末考试的限制,但是任课教师可以自行选择部分教学内容,或者部分内容的重难点可以稍作调整。在这种前提下,笔者认为,《现代文学》课的教材应该尽量做到多样化,体现出多元性。多样化是指不能抱定一本教材,学生手里的教材是哪一本,教师就讲哪一本,这样的观点已经过时,不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尽量综合不同出版社,不同地区出版的教材。我们一向有"京派"和"海派"的说法,其实教材的编撰方面往往也能体现出两派的不同。笔者的做法是综合两派的观点,各取所长。比如"海派"的教材往往更注重个人性的分析,观点比较新颖,视角的独创性较强,"京派"一般更注重所谓的客观和严谨,注重历史性解析。而对本科生的教学,整体上采用历史解读与梳理,理清脉络,然后再做个体作家作品的分析与理解,这应该是最合适的方法。教材如能做到多样性,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就能做到多元化。以《现代文学》中的重点内容"鲁迅"的教学为例来说明这一点。对于鲁迅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进展,观点也几经转变,经历了一个"去神话化"的过程。每本教材对鲁迅的解读不尽相同,但是大致都遵循着同一个政治立场,就是对鲁迅的评价,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一点
查看剩余全文
复制全文
复制全文
全屏阅读
全屏阅读
下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