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之关系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1 35 第页共页 试论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之关系 辽金时期,草原民族的汉语文学作者取得了令人瞩 目的成就。它的意义主要还不在于成就本身,因为其成就尚 不能代表汉语文学的水平,而在于草原民族汉语文学这支创 作队伍的形成。从此以后,草原民族汉语作家,凭借其混血 型文化优势,不时地为中国文学注入新的血液,推动了中国 封建社会后期文学的持续发展,草原民族汉语作家也由此成 为中国文学创作的一支新生力量。忽必烈统一中原建 立元朝之后,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又一次大规模地 交汇融合。元朝近百年间,蒙古族的草原游牧文化既是作为 当时统治集团的主体文化,必然影响逐步扩大,波及到长城 以南的广大地区,另一方面也吸收汉族为代表的中原农耕文 化的因子,不断丰富和壮大自己。我们从元代许多蒙古族以 及其他少数民族文人描写草原生活的诗文中,可以明显地看 到这种变化。例如元代开国名相、契丹人耶律楚材就推行学 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政策,他自己的诗文既长于描绘北方草原 的壮丽景色和狩猎游牧生活,同时又眼界开阔,善于横向比 较。这是过去草原文学中所没有过的。他这样描写阴山:“横 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夸。”将“西域”与“江左”, 亦即北方游牧地区与中原农业地区作比较,自然就要比就阴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