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六十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十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威胁生命的无价值感 黄国泰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看待各人的价值高下,常

到那棵树的一根枝丫,枝丫上绽放着两朵花。“我经常对这棵树说话。”我急忙问那棵树有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十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没有回答。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有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1. 12-15 ——它回答些什么呢? 威胁生命的无价值感 ——它对我说:“我在这儿——我在这儿——我就是生命,永恒的生命。” 黄国泰 寥寥数笔,弗兰克的寓意已深蕴其中。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看待各人的价值高下,常常以其所获得的成就而定。当人处于 当阴影不再是黑暗,欠缺不再是失败,沮丧不再成为绝望,生命不再畏惧死亡,即使我 事业失败、年老、晚期疾病、经济拮据的状态下,常常会产生无价值感,带来消极的认知。 们真的默默离开世界,一个坟墓又关什么紧要呢? 这时,人们常会依次表现出典型的三个K:事业(Karriere)——竞争(Konkurrenz)——崩溃 (Kollaps)。 来源:《读者》 当胜利者、失败者都把市场作为共同的价值尺度,并以此等同于个人的成就时,在竞争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中一步跟不上,往往就会陷入内在的空虚与失望。但人的价值与尊严真的能够完全由市场来 A.世俗观点认为,人的成就决定人的价值。所以当人在无法取得成就的时候无价值感就会 决定吗?并非如此! 随之而产生。 作为一个人,一生成就会有高低,职位会有升降,但人的自身价值尊严却不应等同于职 B.人自身的价值并不一定取决于成就的高低和职位的升降,也不应与财富、名声有联系。 位、财富、名声。对于人的自尊和价值而言,成就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C.作者认为,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那些没有生命的古希腊石雕像,最多也只能算是美丽 即使是生长在路边的一丛最最平淡无奇的青草,比起那些漂亮的塑料花来,也要卓越得 的。 多,因为它有着任何科学家所无法赋予的东西——生命。比起一个爬卧在乡村小屋地板上身 患疾病的小孩来,古希腊最美丽的石雕像又算得了什么呢?后者虽然是美丽的,却是无生命 D.一个人只要有了理性的思维,就能产生一种支撑人生的力量,人的尊严感也不会从生命 的。这意味着,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不是靠外在的东西赋予的。 中消失。 生命的无价值感是一种自挫性的思维。事实证明,正确的认知,比传统的心理治疗、药 E.任何成功的人生都会有失败伴随,只要我们不再绝望,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也会坦然面 物治疗要有效得多。我们应当用理性的思维来代替那些消极绝望的想法,使人们对人的绩 对。 效、价值、尊严获得正确的认知,摆脱追逐名利的社会世俗压力,提供即使在最恶劣的情况 下也能支撑人生的力量。这样,就能使人们不仅在成功中,而且也能在失败中,无论健康或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患病,有工作能力或无工作能力,都可以骄傲地对自己说:作为人,我是有价值的。 A.丹尼什指出,价值感能使我们拥有不尽的生活源泉,让我们热爱生活。 《精神心理学》的作者丹尼什指出,价值感能“将我们与他人、自然和生活的源泉联系 B.心理健康在人的生命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一切东西都失效时,它仍能支撑起我们的生 起来,帮助我们超越和拥抱生活”。而丧失价值和意义感,则会使人迷恋于过去,困惑于现 命。 在,害怕将临之未来。保持心理健康,在人的生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许当所有其他东西 都失效时,它仍能支撑起我们的生命。二战期间,弗兰克曾在德国纳粹的集中营度过了三年 C.对生命与价值的关注,是弗兰克在德国纳粹的集中营度过三年监狱生活的重要精神资 的监狱生活,对生命与价值的关注,成为他感悟人生真谛、实现精神成长的重要资源。其中 源。 有一幅感人至深的场景,是对一位女俘的描述: D.对生命价值的认同感使集中营的女俘即使在临刑前也显得开朗而健谈。 这位女俘自知不久于人世,然而当我同她说话,她却显得开朗而健谈。她说:“我很庆 幸命运给了我这么重的打击。过去,我习惯了养尊处优,从来不把精神上的成就当一回 14.根据文章内容,理解“无价值感”的含义。(4分) 事。”她指向窗外,又说:“那棵树,是我孤独时唯一的朋友。”从窗口望出去,她只看得

腾讯文库安徽省合肥市第六十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