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北省承德市章吉营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河北省承德市章吉营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出

“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 学年河北省承德市章吉营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 2020-2021 《归园田居》《时运》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 析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A. 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相当丰富,人们的精神自由也得到了较宽松的张扬;但是,陶渊明 的“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两大人生支柱,对现代人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B. 使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泯灭,以求得返归一个抱朴而含真的“真我”。陶渊明的这种 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思想,作为救世的药方虽然是无效的,但是作为一种人格美的追求却是有益的。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和艺术 C.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作品,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只 化人生的具体表现。 有站在艺术的高度,我们才能看清陶渊明的一生不是“枯槁”的,而是艺术的。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 D. 老庄所谓的“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而是老庄 思想。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 哲学特有的范畴。陶渊明崇尚的“自然”与老庄说的“自然”,含义是一致的。 纯洁,绝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是一般的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 2. 下列对陶渊明的“人生的两大支柱”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立业,又要功成身退。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 A. 陶渊明之所以把“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当做自己人生的两大支柱,原因在于他对人生进行 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 了严肃的思考,从中得出了“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两个主要的结论。 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 B. 在“人生的两大支柱”的支撑下,陶渊明坚守为人的准则,努力保持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性情, 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用自己的言行和诗文构建了自己艺术化的人生大厦,成为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而 C.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人生的一大支柱。陶渊明所说的“道”,指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节操方面。 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 这样的“道”,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即要努力保持自己高尚而纯洁的品德和节操。 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 D.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人生的又一大支柱。陶渊明所崇尚的“自然”,是一种非人为的、本来如 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 此的、自然而然的人生状态。这样的人生状态,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 3.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 A. 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和危机,但没有力量也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改变它,因此,他只好追求 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 自身道德的完善,求救于人性的复归。对他个人来说,这样做已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 B.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陶渊明也会遭遇到某些方面的矛盾冲突,因此,他写下了《形影神》这篇 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 文章,用“形”和“影”代指人的某种愿望,“神”则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 映了他人生观里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经 C. 陶渊明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寒之士,决心像他们那样保持纯洁的 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品德节操。因此,即使贫穷到了挨饿的地步,他仍一以贯之地将贫富问题置之度外。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 D.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表明自己的性情天然如此,受不 “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 了绳墨的约束。因此,他鄙视出仕,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使自己的天性受到扭曲。 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 参考答案: 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1. C2. C3. B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 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

腾讯文库2020-2021学年河北省承德市章吉营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