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课程 让学生走向大自然

研究型课程 让学生走向大自然 研究型课程:让学生走向大自然 中国教育报 xx-01-09 崔晓晖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友系列论坛上,毕业于北师大天文学系、现为日本扬子江有限公司社长的赵建海,讲了这样

研究型课程 让学生走向大自然 研究型课程:让学生走向大自然 中国教育报 xx-01-09 崔晓晖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友系列论坛上,毕业于北师大天文学系、现 为日本扬子江有限公司社长的赵建海,讲了这样一个事例来对比中日 教育的差异:在东京大学物理系,曾经有个设备很旧的实验室(对一个 大学来说,实验室的设备陈旧是很普遍的)。但这个班的学生通过自己 的努力探索,发明了改进的方法,并申请了专利。他们用获得的专利 奖金更换了设备,还把原来的设备出租,挣了不少了钱。 对于我们来说,设备陈旧的实验室似乎有着更大的分布比例,然 而,能像上面说的那样的中国学生似乎很少。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 养,不仅仅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事,它需要的是整体的'熏陶和空间。 我们总是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却难以从教育环 境、教育制度、教育模式及至教学方法上给予学生创新的空间。那 么, ___让学生从传统教育的温室中走到研究性学习的大自然中去 呢?这就首先要求老师要有新的教育理念,要求老师的课程也是研究 性的,即研究性课程或探究性课程。 传统教育的课程、教学、评价一般强调继承性、封闭性、统一 性,而忽视了创造性、开放性和个性的发展;传统教育培养的学习方 式一般强调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循序渐进性,忽视了综合性、 渗透性、实践性和跳跃性。这种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不利于培养具有 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学生。 作为上海二期课改在课程结构上的一项创新,研究性课程是指着

腾讯文库研究型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