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树立看得见的目标素材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树立看得见的目标 这是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几十年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英美等国的经济陷入了萧 条期,也使一户单亲家庭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直至陷入生存危机。于是,单亲妈妈便召集 家中所有正处于发育期的孩子们,来商量如何渡过难关。只见她拿出了一个铁罐,对孩子们 说:“这里面有我们家最后一笔存款,只要拿出来,就可以帮我们渡过难关。我们应该讨论 一下,该不该使用这最后一笔存款。”最后,全家人达成了共识,不到最后关头,绝不动用。 对这笔最后存款,孩子们充满了“信心”。后来,困难时期终于挺过去了,当年的孩子们也 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当年的孩子们提出应该打开罐子,看看支撑他们渡 过一次次难关的“最后存款”,到底是一笔有着怎样数额的巨款。铁罐打开了。结果,罐子 里面哪有什么“存款”,有的只是一叠作为填充物的旧报纸。其实,有看得见的希望便有信 心,有信心便会产生动力,并以顽强的毅力和耐心去克服种种困难,最后到达胜利的彼岸。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小白鼠放到一个装满水的水池中心。这个水池尽管 很大,但依然在小白鼠游泳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 小白鼠落入水中后,并没有马上游动,而是转着圈子,发出“吱吱”的叫声。小白鼠的 胡须是一个精确的方位探测器,它的叫声传到水池边沿,声波又反射回来,由此判定水池的 大小以及自己所在的位置,然后它不慌不忙地朝岸边游去。 心理学家把另一只小白鼠的胡须剪掉后,同样放入水中。小白鼠又发出“吱吱”的叫声, 但是由于“探测器”不复存在,它探测不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几分钟后,小白鼠沉至水底淹 死了。 心理学家解释:第二只小白鼠不是因剪掉的胡须而死的,而是被“无论如何也游不出去” 的意念杀死的。 人生路上,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小白鼠落入的“水池”,即逆境、困境。有些人在此时就 像被剪掉胡须的小白鼠一样,以为横亘在面前的是海洋,无论如何也游不出去,更放弃了最 后一搏的希望和信念,最后淹没在很浅很窄的“水池”里。 因此,这个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在我们周围,绝大多数人 都有过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但真正达到目标,实现了理想的人却少之又少。而究其原因, 是产生理想的意念与实现理想的这个目标过程太长,其间会有许多因素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 和世界观走向。如果我们不能树立明确、清晰的人生目标,以至于让目标云遮雾罩、时隐时 现,那么当我们向目标奋进时,便无法知道我们自己究竟向目标靠近了多少,无法体味日益

腾讯文库高中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树立看得见的目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