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体制状况以及决策
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体制状况以及决策1市政公用设施的概念所谓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实际上是指城市基础设施中,由国家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部)分工进行行业管理,由城市政府组织实施和运营管理的部分。按照我国
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体制状况以及决策 1市政公用设施的概念 所谓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实际上是指城市基础设施中,由国家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 门(建设部)分工进行行业管理,由城市政府组织实施和运营管理的部分。按照我 国现行的部门管理分工,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 等城市公用事业;城市道路、排水、污水处理、防洪、照明等市政工程;城市市 容、公共场所保洁、垃圾处理、公共厕所等市容环境卫生事业;城市园林、绿化等 园林绿化业。 2我国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制度目前状况及存在新问题 在整个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也不断探索,大 体经历了3个阶段,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 代,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中共中心和国家计委提出“综合开发城市的方针, 加强了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地位和功能使城建资金得到保障。第二阶段,20世纪 90年代到2001年止,进一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注重各项制度建设。继续推 进使用费和公用事业价格改革。第三阶段,2001年以来,随着我国成功加人世界 贸易组织,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也加快了。虽然我 国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制度目前状 况仍然存在很多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政府职能不清楚 虽然改革多年,我国政府职能并没有完全转变,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仍沿用着传统 的行政审批制,一般程序是,建设部门提出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报告,计划部门审 批后制定投资额度和投资计划,财政部门再划拨资金交给建设单位组织建设。政府 既充当着社会管理者又充当着国有资产经营者,缺乏有效的间接调控手段,经常进 行的还是直接具体的管理。各审批部门管理职能交叉,投资决策科学化水平不高, 审批方式和内容也没有根本性改变。这种多头管理十分粗放,有时连主管部门也不 知道自己管理着多少资产。 2.2政府垄断,投资主体单一 基础设施政府垄断是我国现阶段能采取的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避免盲目竞争、 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也是基础设领域众多弊病的“万恶之源”。我 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进行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试图政企分开、打破垄 断经营,引入合理竞争。至今电力、铁路、电信等行业在形式上也撤销了行政设 置,形成了一批并存的公司,但这些公司由于历史原因,在资产、人事、利益分配 等重大方面仍受政府控制,所有公司的主人都是国家,不可能做到完全意义上的竞 争。在自来水、煤气等城市公用设施领域,改革程度还要更浅一些,许多地方还没 有实行企业化运作。 2.3缺乏竞争机制 我国许多地方投资软环境很差,政策透明度很低,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系中市 场竞争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功能。融资方案的竞争和比选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项目投资主体主要是由政府指定项目施工公开竞争招投标的比例偏低,招标制度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