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郊区乡镇管理体制调研报告

市郊区乡镇管理体制调研报告乡镇是国家政权的基础,也是党在基层的重要组织层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尤其是在农村完成税费改革和撤乡并镇之后,现有乡镇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社会

市郊区乡镇管理体制调研报告 乡镇是国家政权的基础,也是党在基层的重要组织层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尤其是在农村完成税费改革和撤乡并镇之后,现有乡 镇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乡镇的职能亟待转变,需要进 行重新定位。为此,我们对全区乡镇管理体制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深深感 到在过渡转型时期充分发挥乡镇职能作用的重要性 和紧迫性。 一、乡镇现状与存在问题1、乡镇的基本情况 郊区现辖8个乡(镇),185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人。乡镇下设事业单位共计 56个,分别是:农业综合服务站、经营统计站、经济发展办公室、文化体育站、 计划生育服务站、会计服务中心、劳动保障事务所。乡镇行政编制212名,实有 210名(其中:荫营镇38人,河底镇35人,平坦镇30人,义井镇28人,李家 庄乡23人,杨家庄乡19人,西南舁乡18人,旧街乡19人);乡镇事业编制 200名,实有190名(其中:荫营镇37人,河底镇35人,平坦镇28人,义井镇 24人,李家庄乡18人,杨家庄乡14人,西南舁乡20人,旧街乡14人)。 2、乡镇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乡镇政府的行政职能正在逐步削弱,过去乡镇承担的大部分行 政职能已丧失殆尽,可以说现在的乡镇政府已由过去的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 而其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仍然是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基本框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 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条块分割严重,关系难以理顺。在现行乡镇运行机制中,名义上实行条 块结合,实际上是权力在“条”,责任在“块”。上级的各项工作任务都下达给乡镇 政府,但乡镇政府又缺乏与其职能相适应的权力。条块分割,责权利不统一,削弱 了乡镇行政职能,出现了条块互相推诿扯皮现象。如工商、税务、派出所、土地等 行政执法单位上划后,乡镇政府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与这些部门的协调配合上,工作 十分被动,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一些部门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权 力只收不放,而服务却跟不上,致使乡镇政府无权而有责,造成事权不分。乡镇服 务职能的加大,本是好事,但由于缺乏应有的职权和手段,使服务成为一句空话, 也就是说乡镇政府的服务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泛泛而谈,即使办了几件实事,也是 由上面资金支持才能办成,同时也不可避免有向企业和农民进行摊派的现象发生。 这种情况在现行体制下,表现的由为突出。如市、县(区)政府下达任务,必然压 至乡镇一级,而乡镇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只能是千方百计,各显神通,这样 就很容易产生上述问题。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应当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契机,重新 反思政府角色,解决好乡镇政府应该干什么的问题。 (2)乡镇财政能力弱化,必要的事业支出难以保障。乡镇财政是最基层的财政, 是支撑乡镇政府运行的财力基础,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财政从构成 上主要分为预算内、预算外和自筹三部分。其中预算内收入大多是“吃饭财政”, 只好从预算外和自筹部分来解决问题。税费改革前,乡镇预算外收入主要有两大 块,即:乡统筹费和镇办企业管理费。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乡统筹费,加之大部分 乡镇企业私有化,管理费用微乎其微。对于极为短缺的农村教育、卫生、交通和计

腾讯文库市郊区乡镇管理体制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