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幸姓的由来

百家姓——幸姓的由来百家姓——幸姓的由来 幸姓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子周成王赐其叔姬偃的姓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周文王第四十七子、周武王之弟姬偃因镇守朔北雁门(沧州)有功,周成王在壬

百家姓——幸姓的由来 百家姓——幸姓的由来 幸姓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子周成王赐其叔姬偃的姓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周 文王第四十七子、周武王之弟姬偃因镇守朔北雁门(沧州)有功,周成王在壬戍岁 (公元前1079年)赐其叔姬偃为“幸”姓,史称偃公,其后裔子孙世袭父职并传十 三代。更多姓氏资料:姓氏-百姓通谱网www.jp5000.com 源流二 源于古代帝王信任亲近的幸臣,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据清朝学者张澍的《姓氏五书》记载,是幸臣的后代,以祖上为荣而取“幸” 为姓或被帝王赐予“幸”姓而形成的。 幸臣,就是君主最宠信亲近的臣子。因此幸氏的家族理当兴盛,所以,历代幸 氏的先人见诸史书记载的很多。在中国古代,幸氏的望族大多出于南昌郡 得姓始 祖偃公因镇守朔北雁门(沧州)有功,被周成王赐为“幸”姓,史称偃公,为幸氏 之始祖。 迁徙分布 幸姓起源于上古帝王信任亲近的大臣,即幸臣,认为起源于河北沧州清池,始 祖幸偃因镇守雁门有功,于公元前1079年成王赐姓“幸”。春秋时(公元前625 年),14世尚玑公因仕迁徙于江西高安洪城。东汉时32世棠公随父维新公迁建昌 (今江西永修县)。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大通二年,公元528年),塾公父子因守雁门 兼领渤海沧州节度使再迁清池。唐朝总章年间(公元669年),世居江西高安幕山的 幸茂宏由沧州迁居四川,武则天通天二年(公元697年)任南昌府丞又迁返高安,故

腾讯文库百家姓——幸姓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