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九川录》感想
读《陈九川录》感想 《致良知》通篇都在阐述“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本篇《陈九川录》主旨阐发了求学、格物和致知,通过阳明先生和其弟子交流的方式讲解了在求学和致知之间的关系,探究内外之间的辩证关系,
读《陈九川录》感想 《致良知》通篇都在阐述“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本篇《陈 九川录》主旨阐发了求学、格物和致知,通过阳明先生和其弟子交流 的方式讲解了在求学和致知之间的关系,探究内外之间的辩证关系, 通过学达到知的过程。 1、确立“身、心、意、知、物是一件”,阐明‘心斋坐忘’,在求 学的过程中达到忘却身体和周边事物的存在,身心一体的去求,才能 领略格物致知的真谛。 2、明确动和静的关系,动亦是静,静亦是动。静坐用功,收敛放 溺之心。 3、确立求学过程的内外、本体之说,物自有内外,但要内外并着 用功,达到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 4、讲明格物和致知的关系,只有存善念,去邪恶才能算是真正的 致知,即内圣和外王。 5、谈求学交友之道,“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 多”,“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即所谓的多激励少批 评,同时,即使掌握了真理也不要狂妄自大,否则真理得不到推广, 也就不是真理了,也是企业管理中的用人之道。 6、通过“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的辩论,再次阐明格物和致 知之间的辩证关系,什么是真格物,作为主政官员,不能因诉讼人员 的脾气不好,言语不周而发怒;不能因为其说话圆滑而喜悦;不能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