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模拟试题(密卷一) 含答案
xx年度临川一中高三质量检测语文模拟密卷(一)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模拟试题(密卷一) 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xx年度临川一中高三质量检测语文模拟密卷(一)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模拟试题(密卷一)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电车难题 所谓“电车难题”是模拟一种道德情境,你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在面对利害关系时该如 何权重再三作出抉择,这个假想直指向社会命题:“究竟是否该顾全大局而委屈个体。”关 于这个命题历来引发众多学者纷争,有关经济学、政治学、自然哲学、人类社会学等等的论 断不胜枚举,小到鄙弃牺牲个体利益的人,大到质疑人性的劣根,在此我还留有自己的见解, 惟愿和盘托出。 “电车难题”这个命题归属于“十大著名思想实验”,与之命题齐名的有“中文房间”、“薛 定谔之猫”。在此,从归属上来看,这仅属于一种理念的猜想,在一定程度上便宣示出这类 问题并不存有直接现实性,与其过分深究其现实余韵,不如将眼光收束于“假想”之上,正 如“薛定谔之猫”命题一般,难道现实生活中你会在50%的放射粒子的浴缸之中吗?知其如此, 为何非要将理念的东西再创造化,投进世俗的怀抱中?倘若现实生活中确有此情境,那又是 否将全责推向扳动轨道的人身上?绝境之中的人性是脆弱的,更是不可感的,在这种情况下, 善良的人很容易滑向恶,反之亦如。诚然,有人看待问题只喜好关注结果,而忽视人们在解 决问题的途中所有的思考过程,认为他人所做出的决定就是人性的体现,由此,仅凭一件事 就评判出行为人的人性好坏,是否有点在玩弄主观能动性?先秦时关于人性的探讨,孔子曰, 善。荀子曰,恶。但无论孰善孰恶,都最终离不开后天的教化作用,常有人说‘一念之差’, 但人性的培养绝对不会仅因‘一念之差’而化归为零,甚至呈现出负数。况且,你作为这件 事的参与者,该以什么标准去定性你的行为是善是恶?难道将轨道转向绑有一个人的铁轨那 边就是善?或者是恶?恐怕,没有结果。 经济学家在此,会考虑将扳手转向仅绑有一个人的铁轨那方,因为责任最少,负担最小; 政治学家在此,也会考虑将扳手转向只有一个人的那边,因为为了集体的利益,可以委屈个 体的利益;哲学家在此亦然,倘若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谈,将扳手推向五个人的那一段, 就是毁灭性的,因为整体(五个人)都没了,部分(一个人)存在还有意义吗?社会学家恐 怕也会这样选择,出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势将牺牲小局去成全整个人类社会的福祉, 在这里便飘散出一缕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血腥余味了。这样说没有错,甚至很符合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