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资料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和最终目的。一切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服务的。而口语表达能力因其是人类日常生活和交际的基本功能,也是书面表达能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和最终目的。一切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表 达能力服务的。而口语表达能力因其是人类日常生活和交际的基本功能,也是书面表达能力重要基础,所以在 语文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就此我谈谈几点做法: 一、重视“读”,以读为培养表达能力的基石。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四位一体的结合。这四个方面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在教学中“读”是学生与 文本沟通的首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首要环节。学生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都要先读文,在读中 去识字;在读中去理解词、句、篇的含义;在读中去积累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读文的质量直接影响学 生的“说” 即直接影响口语表达,它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石。 当然,“读”要想真正起到为口语表达奠基的作用必须要经过教师循序渐进的培养与辅导。不能让学生盲 目的去读,而是要指导学生把文中蕴含的教学资源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情感和能力。在指导学生读文时,最关 键的就是要给学生确立恰当的目标和具体的指导。这个目标不是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而是要具体地指 导学生怎样去做才能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也就是让学生明确要读正确,要认识哪些生字;要读流利要 怎样处理词、句的停顿;要读出感情要弄懂哪些词、句的含义、作用,及上下文之间的联系。 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把课文读懂、读透。(虽然,真正的读懂、读透并不是每节课、 每个学生都能做到,但是教师长此以往地这样引导学生读文、积累却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也必将十分有效) 这样去引导,实际上就是在指导学生学会知识,形成能力,理解感情。这样的“读”才能让学生积累规范的语 言表达方式,并将它内化成自己的表达能力,促进自己的口语表达。 二、以“听”为培养口语表达的条件,抓好课堂教学中的“听” 学生与文本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读”,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人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听和说来达成的。因 此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要抓好“读”还要注重“听”。因此“听”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一切 信息的先决条件。个人的读文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专心地听就能从老师和同学那里获得信息,弥补自己理解 和表达上的缺陷,更快更好地积累规范口语表达方式、方法,为口语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抓好学生的听先 要培养学生倾听意识,让他们明确倾听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倾听兴趣,使他们乐于听, 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力求让教学直观、生动,有吸引力,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倾听方法并以多种 形式的鼓励促进学生倾听,从而为培养学生表达创造先决条件。 三、尊重学生,给学生创造表达机会,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其实许多学生不会表达的原因是因为不愿表达。而不愿表达的原因就是怕说错了挨批评或被人笑话,所以 教师想切实培养好学生的表达能力,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气氛,充分尊重每个学生、鼓励每 个学生积极发言。上课时要有亲切的教态,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即使他们答错了,也不要给予批评,最好是对 他参与发言表示肯定,以鼓励他再发言。尤其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不但要有足够的耐心,而且还要细 心地挑选一些难度较低的话题,给他们表达机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表达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