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洪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 新人教版
制取氧气【学习目标】1.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3.知道收集氧气的方法。4.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5.知道催化剂和催
制取氧气 【学习目标】 1.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 3.知道收集氧气的方法。 4.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 5.知道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学习重点】: 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学习难点】: 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学习方法】: 探究学习法 【观察与思考】: 1、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⑴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将其物理性质记录在下面: ⑵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5】、【实验2-6】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MnO 2 a.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O) ————→ 水(HO) +氧气(O) 2222 b. 注意事项: a). 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 漏斗中逸出; b). 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c). 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 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d). 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e). 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思考交流] :小组内交流讨论,在本实验中二氧化锰起什么作用?能否确定二氧化锰是本 实验的催化剂?说出你的理由。根据你对催化剂的理解,应该增加哪些实验? 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但 有发生变 化的物质。【一变二不变】 2、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 ⑴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氯酸钾,将其物理性质记录在下面: ⑵观察老师演示【实验2-7】、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二氧化锰在⑵中所起的作用是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讨论与交流】——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 a.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KMnO)——→ 锰酸钾(KMnO)+ 二氧化锰(MnO)+氧气(O) 42422 b. 注意事项: a). 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 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 集的气体更纯。 e).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 管。 c. 实验步骤: a). 仪器组装: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b). 气密性检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 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c). 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d). 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