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应用 建构主义最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皮亚杰认为认识是一种连续不断建构,“所谓建构,指是结构发生与转换,只有把人认知结构放到不断建构过程中,动态地研究认知结构发生与转换,才
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应用 建构主义最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皮亚杰认为认识是一种连 续不断建构,“所谓建构,指是结构发生与转换,只有把人认知结构放到 不断建构过程中,动态地研究认知结构发生与转换,才能解决认识论问 题”。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 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与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 要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一场 革命。建构主义教学观是对传统教学观批判与发展,是教育心理学最新理 论,它对深化我国正在进行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建构主义理论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对客观世界一种解释或假 设,而不是对现实纯粹客观反应。建构主义知识观可概括如下:1.任何一 种传载知识符号系统都不是绝对真实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一 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最终答案。2.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 地概括世界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方法。在具体问题解 决中,知识是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情景对 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习是 一个积极主动建构过程,人脑不是被动地学习与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 地选择一些信息,忽略一些信息,并从中得出结论。2.学习是通过新旧经 验相互作用而实现。3.学习不是简单行为主义S-R(刺激-反应)过程,而是 通过同化与顺应两种途径来建构个人意义过程。同化是指学习者将外在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