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导学案参考答案第二十六课 1、《水经注· 江水》 郦道元 北魏 地理学家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2、quē zhàng xī

第六单元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二十六课 1、《水经注· 江水》 郦道元 北魏 地理学家 瞿塘峡 巫 峡西陵峡 2、quē zhàng xī xiāng sù bēn tuān yǎn xiào zhǔ zhuǎn 3、(1)在 (2)正午,中午 半夜 日光,这里指太阳 (3)即 使这里指飞奔的马 快(4)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5)极高的山峰 (6) 早晨 (7)接连不断。属,动词,连续接连。引,延长。 4、(1)“阙”通“缺”,中断。 (2)“转”通“啭”, 婉转发声。 5、(1)或,古义:有时。今义:或许,也许 (2)虽,古义:即使。今 义:虽然。 (3)略,古义:完全、全部。今义:省略。(4)至于,古义:到 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襄,古义:漫上。今义:帮助。 (5)良,古义: 的确。今义:良好。 6、(1)奔: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2)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3)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4)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5)响: 动词用作名词,回声。(6)清、荣、峻、茂四个词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水 清、木荣、山峻、草茂”。 7、(1)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则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4)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的确趣味无穷。 8、(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9、(1)连绵不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高 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0、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 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 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能体现长江三峡的特征,故作者 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

腾讯文库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导学案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