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台州市临海第六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年浙江省台州市临海第六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雁南飞    ①春天来了,小燕子乘着南风伴着细雨再一次回到了北方的那个

④我不知道该怎样给学生解释大雁消失的原因,因为这是一个根本无法解释清楚的问 年浙江省台州市临海第六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 题。作文课上,他们描写秋天,说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遍地都是金黄的小麦,我说这是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一个低级错误,但更低级的失误却在于我:他们面面相觑,竟然不知道错在何处?在都市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1. 19—22 生活,谁还能像春天池塘的鸭子一样敏感于江水的冷暖,敏感于季节的变化,空调可以模糊 夏与秋的界限,超市的货柜上永远摆放着四季的瓜果,钢筋水泥的房子不能标记春夏的变 雁南飞 换,在一个被以文明的名义遮盖的封闭的笼子里,我们怎舍得这一处自我陶醉的世界。 ①春天来了,小燕子乘着南风伴着细雨再一次回到了北方的那个屋檐下。看着它们忙 ⑤也许人们早已经不再关心窗外的天空,只是聚精会神于电子时代极度的物欲的张扬。 忙碌碌地衔泥垒巢,我忽然想到,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秋天里的大雁了,那些披着灰色的羽 当我们把电视当成主要的娱乐的时候,星辰就从夜晚的视野消失了;当我们把电脑作为生活 毛,舞着矫健翅膀的身影在不知不觉中渐渐隐退了,最后一次听到大雁的鸣叫是在什么时 的一部分的时候,草木虫鱼就变异成电子游戏里打打杀杀的怪兽;当乡村不再有青山绿水、 候?三年前?五年前?还是十年前?每一个季节都有每一个季节的天空,但并不是每一个季 都市不再有春夏秋冬的差别的时候,我们猛然间发现已经搞错了自己在这个星球上的身份是 节里都有属于自己的声音,只有秋天,只有雁过长空时的声声嘹亮而最悲凉的鸣叫,才能把 过客还是主宰。 一个季节渲染得如此有声有色。 ⑥天高气爽,白云悠悠,黄叶飘飘。一行大雁从蓝蓝的天空掠过,撒下串串清脆的叫 ②天空中永远都有吱吱喳喳的麻雀飞过,但我们无法像留住麻雀一样留住大雁。雁是过 声。 客,古称“宾鸿”、“一雁声嘶何处归”、“雁飞高兮远难寻”、大雁似乎总是南飞,似乎 从来就没有回来过。木兰从军,苏轼牧羊、昭君出塞,文姬离家,清照南徙,从南到北,也 ⑦这记忆中的景象多美啊!我们还能再看到吗?我们的孩子能看到吗?。 要从北到南,追逐着太阳行走,只为着找寻生命不可缺少的快意与温暖,可到头来还是留下 19.文章主要内容是写大雁,①②段中却写到燕子和麻雀,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永远的漂泊,永远的哀伤。“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 头?”这一唱三叹,是写给秋天的,写给大雁的,也是写自己的,大雁是一种能承载人类激 20.在第②段中,为什么说“大雁是一种能承载人类激荡的心灵的鸟”?(4分) 荡的心灵的鸟。它早已具备了做人类朋友的资格。可当我们再一次想起朋友的时候,朋友却 21.文章第③段引用《诗经》、《礼记》,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里的句子,有何目 已经淡出我们的视野。 的?(4分) ③没有了大雁的生活,就显得有些无味,孩子们依旧捧着课本,读着诗一样的句子: 22.结合全文,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所表达情感的理解。(6分) “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变成‘人’字,一会儿变成‘一’字。”他 们抬起头问,老师,大雁到哪里去了?老师抬头,看看城市一角的天空,慢慢说,大雁已经 参考答案: 成了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写在《诗经》里,“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写在《礼记》里, “季秋之月,鸿雁来宾”;写在唐诗中,“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写在宋词里,“断 鸿声里,立尽斜阳”;写在崔莺莺长亭送别的元曲里,“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 飞”;写在宋江南征方腊的明清小说中,“我想宾鸿避暑寒,离了天山,衔芦渡关,趁江南 地暖,求食稻粱,初春方回。”

腾讯文库2022年浙江省台州市临海第六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