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审美教学古典作品论文[修改版]
第一篇:探究审美教学古典作品论文一、欣赏古文的意境美品读李清照《声声慢》中的七组叠音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的开篇即沉浸在一种凄凉的氛围中,让人感觉到词人内心浓重的悲苦。下阕再以“
第一篇:探究审美教学古典作品论文 一、欣赏古文的意境美 “” 品读李清照《声声慢》中的七组叠音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的开篇即沉浸在 “” 一种凄凉的氛围中,让人感觉到词人内心浓重的悲苦。下阕再以到黄昏、点点滴滴加以渲染,使这种凄 惨、悲凉更显浓重。眼前好似浮现一位清瘦忧郁、满心凄苦的女词人,中年丧夫无所寄托、孤单寂寞,此 “” 时配以《月满西楼》音乐,多媒体展示女词人独自把盏、苦守窗前,看雨打梧桐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 寂寞孤零。回忆以前和丈夫赵明诚夫妻琴瑟和谐、夫唱妇随、志趣相投的场景,学生诵读时自然会联想, “” 将词中抽象文字转化为形象画面,感受词人国破家亡、晚年寡居、孤独凄惨的生活,体会词人颠沛流离、 “ 极度愁苦的凄凉心境。再如,李密的《陈情表》,作者开头写自己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 ……” 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让我们仿佛看到一 位年迈苍苍的老妪历尽艰辛,竭力抚养孙子的场景,顿生同情。这样的文字以情动人,后文强调祖母晚景 “”“ 凄凉时说: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又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 ” 无以终余年。字字泣血,语气强烈,语意凝练,文辞恳切,令人动容泣下,最终也让晋武帝化严为慈!教 “” 学时要让学生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感受作者声泪俱下、凄婉哀求的陈情。身临其境,才能产生共鸣与 作者情感沟通,欣赏作品的意境。 二、感受语言的音乐美古典 作品的语言大部分音韵和谐,富于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听之悦耳明快,具有音乐美。比如,魏征 “” 的《谏太宗十思疏》运用工整的排比句,十条上疏句式整齐划一,叠用十个思字,以声传情,一唱三叹, 音节匀称,声调和谐,余味无穷。教学时可以此为切入口,重点诵读,教师要尽量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遍, “”“”“” 使学生入情入境、跃跃欲试,营造一种美好的氛围。因声求气,抓住文章外在之声与内在之气的 “” 契合点,让学生先读出感受来,然后组织学生译解、分析上下两句间的关联,将内容概括为五戒:戒奢 侈、戒骄傲、戒纵欲、戒轻人言和、戒赏罚不公。对课文有感觉,背诵起来也就驾轻驭熟了。而屈原的《离 骚》是用富有地方色彩的歌谣体写成:《离骚》是楚辞体,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带有江淮流域楚地的方 “” 言,笔者曾在课堂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四句为例,试着 用楚地方言吟唱,那抑扬顿挫、音乐般的吟唱,令学生感觉很新奇,也激发学习课文的极大热情。有些古 “ 典文赋则运用结构整齐的骈偶句,以杜牧《阿房宫赋》为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探究审美教学古典作品论文[修改版]](https://wkimg.docs.qq.com/img/4kDcLoAtJMmIGoJhjNSET.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