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若干会计问题探讨7

上市公司若干会计问题(讨论稿) 浙江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HYPERLINK "http://www.panchina-cpa.com/chs_study4_1.html" 第一部分〉〈 HYPERLI

上市公司若干会计问题(讨论稿) 浙江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 > 分返回 第一部分 关于四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一、关于与集团公司内部企业间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问题 在35号文出台以前,工业企业财务制度、商品流通企业财 务制度规定,坏账准备按应收账款的3-5‰计提,由于这一比例 对损益的影响相对来说不大,因此,对与集团公司内部企业的应 收账款是否要计提坏账准备的问题并不凸现。35号文出台以后, 坏账准备按应收款项计提(将其他应收款纳入了计提范畴),坏 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也有了下限规定(事实上多数上市公司提取坏 账准备比例均在5%以上),集团公司内部企业的应收账款是否计 提坏账准备,可能对损益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这也因此成为我们 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 有的同志认为,对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 备,导致合并净利与母公司净利相异,为了消除该等差异,对纳 入合并范围的应收款项,在编制母公司会计报表时,还是不计提 坏账准备为好。我们认为欠妥,理由有二: 1/ 21

腾讯文库上市公司若干会计问题探讨7
腾讯文库腾讯文库
search
课件
教案
试卷
日记
论文
读后感
中考
高考
考研
雅思
托福
行测
申论
面试攻略
AI
大数据
新媒体
登记表
合同
协议
委托
美食
司法考试
求职招聘
工作汇报
入职培训
实习报告
思想汇报
调研报告
旅游攻略
读书笔记
立享超值文库资源包
我的资料库

file上市公司若干会计问题探讨7本文由文库吧提供

编辑文档编辑文档
上市公司若干会计问题(讨论稿)浙江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返回第一部分关于四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一、关于与集团公司内部企业间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问题在35号文出台以前,工业企业财务制度、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坏账准备按应收账款的3-5‰计提,由于这一比例对损益的影响相对来说不大,因此,对与集团公司内部企业的应收账款是否要计提坏账准备的问题并不凸现。35号文出台以后,坏账准备按应收款项计提(将其他应收款纳入了计提范畴),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也有了下限规定(事实上多数上市公司提取坏账准备比例均在5%以上),集团公司内部企业的应收账款是否计提坏账准备,可能对损益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这也因此成为我们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有的同志认为,对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导致合并净利与母公司净利相异,为了消除该等差异,对纳入合并范围的应收款项,在编制母公司会计报表时,还是不计提坏账准备为好。我们认为欠妥,理由有二:1/21
一是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合并报表暂行规定》,合并净利等于、小于或大于母公司净利,都是正常的。为保持合并净利与母公司净利相等以及节省合并抵消调整分录,对纳入合并范围的应收款项不予计提坏账准备,理论上很难说得过去。诚然,35号文件也规定,对某些金额较大的应收款项不计提准备,可以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其理由,但这并不构成仅仅对集团内部企业应收款项不计提坏账准备的理由。二是根据35号文的规定,与集团公司内部企业的应收款项应属于不能全额提取坏账准备的范围,但这并不是说明了与集团公司内部企业间的应收款项可以不计提坏账准备。35号文又指出:"公司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不能不计提坏账准备"。应该说,作为独立法人,集团公司的内部企业,与集团公司的其他内部企业间的往来的可收回性,与集团公司以外的企业间的往来并无二致,计提坏账准备的目的就是使应收款项贴面净值接近实际可收回的应收款项,所以,我们认为与集团公司内部企业间的应收款项与集团公司以外企业的内部往来,应按照相同的政策计提坏账准备。以上均是对单个集团公司内部的企业而言,对于合并会计报表,集团公司内部往来按《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应予以抵销,相应地,坏账准备亦应按抵销后的应收款项予以调整。2/21
查看剩余全文
复制全文
复制全文
全屏阅读
全屏阅读
下一篇
下一篇